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来自学前教育学院早期教育专业2017级早期教育专业4班的尚凡迪。
青春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真快啊,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大三的下学期来临啦!

1、创业经历
我从2018年4月接触少儿编程行业,到现在接近2年,亲身经历了少儿编程行业的蛰伏、市场启蒙、百花齐放、爆发式增长、竞争加剧,行业玩家也从早期的跑马圈地,逐渐过渡到精耕细作的阶段。在这2019年的尾声,我也好好复盘一下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几次选择,同时简单分析一下我对少儿编程行业存在的几种模式的看法。
近几年来,除了上大学,那我就是在每个假期,我都会回到我的家乡,因为在2018年7月份,我在我哥的指点下建立了分校,并在2019年5月份有了正规的民办学校许可证。
在创业这段期间,我看了不少报刊杂志,了解当前局势;接触了不少大学生,一起讨论大家的问题,互相交流,体会不同的生活;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梦想。本来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也是怀揣着梦想来到社会中,作为一名男生,很多人会问,你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行业,我心中所想的就是我想做这方面的,我必须要去了解这份行业,我是在我哥的指点下,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我们共同创立大器培训学校,经营早教,编程,少儿英语,编程是让我学到的第二个行业,少儿编程火遍全国。我们的初衷就是把最好的教育带到我的家乡,让我家乡里更多的孩子去接触在一线二线城市的教育。还有一个就是我想让我大学里的学弟学妹们以后多一些就业的岗位,我的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我们学校要对学前教育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之路。
我的人生第一次选择,是2018年7在东营河口开了一家少儿编程线下培训学校分校。2018年初我了解到scratch图形化编程,被这个专门为了孩子设计的编程学习工具和创作工具打动了,从而进一步了解到少儿编程这个领域。经过一番简单调查,我认为少儿编程在当时呈现出“国外如火如荼,国内方兴未艾”的状态(童程童美、编程猫和编玩边学当时成立没多久,而小码王、西瓜创客和核桃编程等后来者都还没诞生)。当时创业热潮正盛,在我哥的指点下,我认为少儿编程是个难得的机会,因此决定试一下少儿编程的培训。经过一些准备,我从4月份开始,在大学校内,不断和家里这边老师联系,开办少儿编程体验课,尝试进行转化招生,最终转化了20多人报了暑期班。就这样我7月份放假后开始了这个小培训班的“创业”,误打误撞地成为了少儿编程行业的拓荒者。
在做这个培训班的过程中,我不出意外地“踩坑”了。少儿编程在当时市场环境下还很不成熟,很多家长都是在体验课时才第一次听说,更别提能意识到它的好处了。在家长认知中少儿编程还仅仅是一个体验需求,暑假时间多,如果孩子喜欢,可以让孩子接触试试。但到了秋季学期,孩子时间很有限,都被学科辅导这样的刚需学科或者各种才艺类的兴趣特长班占满了,少儿编程很难进入家长报班的选项池子里,大多数家长会“等寒假再说”,这对于续报很不利。另一方面,当时的教研也比较粗糙,行业里还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上完scratch课程后,接着教孩子什么课程,还有待研究。
就在2018年底,不断外出考察学习,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同时也发展少儿编程借着这股“人工智能焦虑”加速发展起来,一部分家长开始主动关注和尝试少儿编程课程,而孩子们在体验完课程后大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家长对少儿编程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编程从一个体验需求慢慢变成了一个特长需求,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自己对教育行业的感悟就是做教育做的就是良心,良心就是成绩,我们有好的成绩,就会有好的生源,有好的生源就有好的营业额。但是我们要把我们的良心让别人知道,让成绩成为骄傲!!怎么让别人知道!营销!!营销!还是营销!!做教育,除了成绩,就是服务,服务也是为了成绩。我们只有把服务做到极致,我们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老客户,转化我们的新客户。说白了,教育行业,也是服务业,服务学生上课,服务家长心态,服务师生关系!服务做好了,就是我们宣传最好的力气。

2、教培行业,创业的注意事项
任何时候你想做教育,都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做公校老师还是教培老师?
之所以这样问,是我太清楚现在入行新人的心态了。
很多人骨子里并不认可教培老师这份工作,总觉得有学校、有编制的“科班出身”才是王道。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暂时进不去公校、拿不到编制,只好到教培市场上“过渡”一下。
持有这种心态的人,恐怕很难在行业里做出成绩了。因为你根本就不了解公校老师和教培老师各自的社会角色,搞不清楚你自己的定位。
做教培,就是为了挣钱。而进公校,则是为了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以及献身教育事业而产生的自豪感。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能提早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等工作了三五年后,往往会陷入职业危机。典型的情况就是公校老师嫌钱少,出来做教培了;教培老师担心未来没保证,进公校了。也有一些老师在两者之间反复横跳。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一样干出了名堂,职业生涯走向失败,能成功转型的少之又少。
工作人有这样的心态我完全能理解。听说我们90后在第一家公司任职的平均时间是1年,95后则只有7个月。大部分人都是边工作边认识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尝试也不是坏事。
但是怕就怕你始终没有闹明白这一点,工作五年了还在自我怀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毕竟大器晚成,始终不如少年得志啊。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要考虑这个问题。

3、团队建设及管理经验
有些校区里的人喜欢各扫门前雪,认为把自己的阵地管理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OK了,这是错误的,因为你只是局部阵地,如果你所在的校区整体业绩下滑,你守住一个局部阵地意义又有多大呢?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向上思考,站在上级的高度,去思考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做对的事情。
有位画国画的家长,他曾告诉我,一幅画如果你站在它前面看到的只是黑白的一些色块,如果往后退一米,你看到的就是一幅精彩的图画,如果往后退五米,你看到的将是整幅国画的意境与精彩!思维高度决定思维结果,如果我们能够站到上级,甚至是校区最高负责人的高度思考,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阵地任务如何、目标如何有更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目标成为可以帮助自己的上级甚至全局,更好的达成他们的任务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上级,主管的上级是校长,校长的上级是大区经理,大区经理的上级是总裁。
一定要学会向上思考,如果你向上思考了,就更容易接近结果,向上思考才是深度的负责任。
对责任的理解可以很深,也可以很浅,这种理解的不同,导致的是责任心的不同。
教培行业的所有岗位中销售流动率非常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主管,主管至少要承担一半责任。我做校长近2年,从最初组建团队,自己手把手亲自培养的核心员工仅一名离职。主要是我一路带着他们奔跑冲锋陷阵,让他们物质经济上回报颇丰,个人成长、工作思维均有跨越式进步。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誉,在工作生活上给他们有所关怀和帮助,我才真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意义。


4、个人分享
在这半年里,带孩子们出去打比赛,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对我创业上很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