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直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2-05浏览量:3674

       据人民日报消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表示: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率高于甲流和禽流感,同时,已感染的病人在感染后两三周会产生抗体,抗体效果可持续半年或更长时间,目前尚无二次感染病例。

       在此提醒大家,在疫情严峻时期,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智,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不恐慌、不轻视”,听从国家的安排: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既然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在前线,也不能像农民工兄弟一样几天建成一座医院,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控工作,保护自己不被病毒感染,为国家减轻负担。那么,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防治?如何正确选购及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外出时又该如何保护自己?这些你都做对了吗?普通居家人员如何防护?

如何正确防治?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  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如何选择口罩?

       按照对佩戴者自身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从高到低) ; N95口罩> 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请根据您身处的环境(感染病毒的几率)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口罩。

如何佩戴外科口罩?

可将佩戴方法分为“选洗-确-罩-贴”五步。

选:选择合适尺码适合自己面部大小的口罩。

洗:戴口罩之前必须要清洁双手。

确:确定口罩的完好性、正反面以及上下方向,一般而言有颜色的一面应向外,有金属条沿的应朝上。

罩:鼻子、嘴巴、下巴贴紧罩好。

贴:有金属条沿的应沿鼻梁两侧用手压紧,确保紧贴。

如何正确洗手?

公共场所如何预防?

●  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监测,不要带病上班。

●  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感染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  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卫生。

●  尽量不去人流集中处,如必须去应戴口罩、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嘴巴。

●  如因需要必须进出医院,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 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的病人密切接触;离开医院后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