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珍爱生命,拒绝歧视,远离艾滋
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量:3359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HI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第一,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表明,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眼泪等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病毒。

第二,母婴传播。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母亲的血液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引起胎儿的感染。

第三,血液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制品,包括凝血因子,共用注射针头、静脉吸毒等均可引起艾滋病毒的传播。

据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

需要注意的事,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如何预防艾滋病

1、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2、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不进行穿耳或身体穿刺,纹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4、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关于艾滋病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无症状且没有抗体就没有感染艾滋病

人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但是毫无症状且血液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就被称为“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窗口期”仍具有传染性。“窗口”期大约为2周至3个月。如果输入(接受)“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或是与他们共用一个注射器,或与“窗口”期感染者发生性接触,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误区二:感染HIV病毒≠患艾滋病

各位,感染了HIV病毒不等于就是艾滋病患者,因为感染了HIV病毒后,病毒可能会在人体内呆很长一段时间才发展成为艾滋病。

最后,不冷漠 不歧视防艾路上,我们能做的很简单:生命只有一次永远要记得保护好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别让痛苦与折磨伴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