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为了和平纪录片教师心得系列(十)|厚值爱国情怀 弘扬爱国精神
发布时间:2020-12-05浏览量:2821

为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教师的爱国情怀,树立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青岛黄海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于2020125日组织教师观看了《为了和平》这一纪录片。老师们也写下了最真挚的感受,下面是隋洁老师的一篇观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观看《为了和平》,内心充满感触。和平为大势所趋,和平是人心所向,和平是主旋律,应时刻牢记心间。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罗杰斯同样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背景下,和平显得尤为可贵,只有身处和平世界,我们才有机会实现心中的梦想。战争年代,人们流离失所,内心焦灼不安,物质环境与精神世界受到双重冲击,生存变得岌岌可危,活着成了唯一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成为最迫切的需求层次,人们几乎没有闲暇思考如何实现梦想和目标。和平时代,社会充满机遇与挑战,我们奋进与拼搏,召唤使命、点燃希望,时代给予我们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因此,追求和平,就是尊重人类的未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道”的载体,其所传播的各种道理,在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教师正如一座灯塔,给处在浩瀚海洋上的一只只小船以方向的指导,给尚处在迷惑中的懵懂的孩子们以安全温暖的港湾。教师作用之大,责任之重显而易见,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用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来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品行,才能以美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给孩子正确的方向指导。我们时时刻刻准备着,向着明天,向着梦想。

 

作为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本就是一个奉献他人的职业,正如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传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学习到文化知识,不仅如此,老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牢记教师守则,有较好的思想觉悟,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并践行,做好将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准备。对于和平的信念,要时刻传递给学生,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与学生共情共鸣共振,教师要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培育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观看纪录片《为了和平》,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投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前教育学院的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自身教育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老师们表示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