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伴随着疫情的寒假
学生离开校园,回到家中
读书、作业之余
如何充实假期时间充电学习?
电影,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助大家一臂之力
小编这次可是带了一份“大礼”嘞
↓↓↓
◤寒假电影推荐◢
(您有新的电影推荐,请注意查收!)
何以为家
影片《何以为家》由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原名为《迦百农》代表了混乱和秩序,几乎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展现了一个叙利亚难民赞思这个小男孩在维持艰难生活过程中起诉自己的父母的故事。影片通过镜头叙事展现了贫民窟里人们的真实生活,复杂的心理情感冲突,使观众对影片中关于人生存尊严的问题展开深度思考。
手持摄像造成的镜头晃动充分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残酷与真实。影片中所运用的手持摄像将观众带入到了真实的环境中,在影片的开头赞思和一群小孩拿着武器模仿战争的场面极其晃动,可以看出对人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了成年人,更是严重影响了小孩子的精神世界,使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展现了因战争逃离的难民们的真实生活。赞思在得知妹妹死后,不顾父母的阻拦,拎着刀冲向大街,要去杀阿萨德,此时画面的晃动已经到了模糊的程度。这时候赞思内心的崩溃已经到达了极点,向观众传达了焦躁,悲凄的情绪,同时又传达了赞思父母和阿萨德对萨哈生命的蔑视,令观众心痛,对人物的苦难无法回避。
特写镜头表露了赞思等难民的真实情绪,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修女和神父又去监狱里看犯人,像看待动物一样看犯人,而此时画面中是犯人们一张张麻木的面孔,他们无法看到生活的希望,反映了所谓的上层人打着维护和平和国家利益的旗号争夺权利,而低层的人民却因战争无家可归,只能像蝼蚁一般苟活。影片快结尾处,赞思拍证件照时勉强挤出了一个为难的笑容,此时的特写镜头反映了之前的苦难生活对赞思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这一幕给观众一种刺痛感。
画面的停顿给观众反应思考的时间,观众在那一刻有更理性的思考。赞思向拉希尔吹嘘妹妹的婚礼是何等热闹,拉希尔只是说了一句“那恭喜啊。” 此时画面有几秒钟的停顿,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其实拉希尔早就知道了真实的情况,观众不禁为妹妹真实的情况感到哀伤,赞思的吹嘘和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嘲讽了父母和阿萨德。影片开头赞思指控父母时说“因为他们生了我。” 这里也有几秒钟的停顿,制造了强烈的悬念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影片在特定的地方留出些许停顿和抽离,使一波又一波的信息得到了缓冲,给观众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
影片通过纪实的影像展现了赞思所生活的艰苦环境,赞思作为一个没有身份的难民,显得无比渺小。观众通过影片中各种纪实影像的呈现,对人生存的尊严展开了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