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顾名思义,立春,意味着春天来了,漫长的寒冷冬季即将过去,天气将会逐渐的转暖,万物复苏,更是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立春的简介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那么,立春有哪些习俗呢?说起来真是不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立春的习俗
1.吃春饼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据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 '菜盘'。"其实就是在立春这天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有祛病迎春的寓意。春饼,又叫荷叶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和现在我们吃的韭菜盒子有点类似。
2.祭祀句芒神
农耕社会,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打粮食,能够吃上几天饱饭,到了立春这天,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句芒神活动,以期保佑来年取得好的收成。传说中,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草木神和生命神,是主宰农业生产之神,在先秦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芒神的记载。
3.拜太岁
新春伊始,有些地方还要举行祭拜太岁的仪式。太岁,又称太岁神或太岁星君,神话传说中最有权力的年神,甚至于有年中天子之称,主管一年之中的各种事务。
有意思的是,太岁神并不是一位,而是有六十位之多。其原因是根据干支纪年法六十甲子为一运转周期,每年一位太岁神当值,亦称为“值年太岁”。
综上所述,立春的这些习俗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