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学校于3月2日在体育馆成功举办“雷锋精神薪火传”公益集市活动。本次活动以“便民服务+公益捐赠”为核心,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来自不同地区的20余支志愿服务队互相交流,现场设置各类打卡小游戏,通过完成公益知识问答等互动任务,参与者可领取定制纪念徽章或玩偶纪念品。影响更多青年同学加入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年轻化,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温暖与活力,随处可听到“现在发现亲手服务他人更有意义”。正如活动横幅所书:“微光成炬,照亮每个人的善意之路!”
教育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积极举办特色“红色助残”项目,在活动开始前,活动负责人与青科佑爱老师们积极对接,就活动的筹备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提出新的创意带回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进行展示义卖。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面带微笑,耐心介绍着自己的主题。用一场充满温度的活动,传递着一个个关于勇气和尊严的故事。同学们纷纷围在展台,被这琳琅满目的物件所吸引,停留在小摊前观看感叹,同学们的目光像试探的针尖,但更多的是温暖的声音在悄悄生长。“同学,这都是青科佑爱的特殊学生自己手工制作的,用最天然的植物皂基加上玫瑰精油熬制之后脱膜而来的。”教育学院志愿者的讲解,让展位前驻足的人们屏住了呼吸,目光中满是震撼与感动,不由自主地凑近,仔细端详着展台上的每一件作品。青科佑爱残障人士手作工坊的展台上,陈列的不仅是精巧的香薰蜡烛,无公害香皂和栩栩如生的手工花,更是一段段不被命运定义的人生故事,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特殊学生们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它们不仅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一段段不向命运低头、不被命运定义的动人人生故事。
正午时分,最后一块爱心香片被郑重交到购买者手中。但今日义卖所得将全部用于青科佑爱工坊的材料采购与技能培训。而我们真正要售卖的,从来不是展台上的香薰,而是社会认知的破壁机,是让每个独特生命都能被看见的万花镜。我们也能明白真正的完美不在于四肢的健全,而在于如何把命运的裂痕,绣成照亮他人的星光。
这个春天,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助残不是一时的帮扶,而是长期的关怀;雷锋精神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你我掌心传递的温度。此次“追锋者·志愿行”教育学院“红烛助残”志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体现了雷锋精神的核心——奉献与助人,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雷锋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从而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复审:孙小南 终审:张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