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跟我读原著”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9浏览量:6758

一、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上午

二、活动地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207办公室

三、参加人员

概论教研室老师

四、原著名称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五、主讲人

于清 助教

六、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次学习主要围绕着文章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展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为解决找不到革命力量的问题,最初文本主要针对国民党右派,1925年12月,该文正式公开发表于国民革命军半月刊《革命》第四期,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毛泽东随即根据中共党内需要进行了改写,从而形成了《中国青年》1926年文本。现《毛泽东选集》中的《分析》是在《中国青年》文本基础上整改而成。《毛泽东选集》文本的这部分内容温和而理性;而《中国青年》文本则锋芒毕露,绝无妥协的余地,这是因为《中国青年》为呼吁中共党内同志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提防“盟友”叛变革命。

1.写作背景

1925年前后,共产党党内衍生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防共”的反动本质认识不足,是右倾机会主义;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只注重工人运动,不注意团结国民党内部革命力量的左倾机会主义。两者都是没有前途的,前者会让自己沦为国民党的附庸,失去主动权,很难形成自己独立运作的革命体系;后者由于工人力量弱,只靠工人,根本撼动不了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根基。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三十年成效甚小是因为策略错了。党内的两种机会主义都没弄清敌友,都忘记了农民,都未弄清现阶段真正的敌人是谁,自觉革命无力,却不知去哪找盟友。这就是《分析》出现的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开篇提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接下来通过分析每个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宏观上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等几个部分,揭示其阶级共性以及对革命的态度,使我们明确如何对待他们了。

地主买办阶级,地主是封建遗留的产物,买办是帝国主义在中国代理人,其是跟着帝国主义压迫最广大人民的阶级,是革命需要推翻的阶级。

中产阶级,也就是我们国家自己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有矛盾性。他们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的时候就赞成革命,但是当革命顺利推动,他们的大资产阶级梦想受到威胁时,他们又会怀疑、阻拦革命。其政治经济利益受帝国主义影响,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其对待革命有两面性,我们对待他们要既团结又警惕。

小资产阶级,包括第一种人数偏少的有余钱剩米的小资,对革命持怀疑态度;第二种人数甚多的恰足自给的小资,对革命持中立态度;第三种濒临破产的小资,其是最容易参加革命的一部分。

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普遍经济地位低下,被压迫最严重,他们是革命需要团结的最可靠的同盟者。

最后,毛泽东得出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

3、文章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文章科学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阶级性、人数以及对革命的态度,比较全面系统的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初步并正确认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