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加强校际交流合作,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讨会,青岛黄海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2025年8月30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讨会在于336会议室顺利举行。在336会议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间尽显思政课教学探索的活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院长于泳以“民族复兴”为核心主线,立足课程教学实际,从校史资源与行业特色资源“双融入”的创新视角切入,不仅系统梳理了青岛地区独具辨识度的红色资源脉络,更分专题拆解了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的具体路径——通过将地方红色故事与课程知识点精准对接、把石油行业发展历程与近现代史脉络深度融合,让纲要课在传递历史知识的同时,更凸显出校地联动、产教融合的教学特色,为差异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指引。随后,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克霞老师,则聚焦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红色资源,深入探讨了其与纲要课教学的融合策略:她提出,要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支撑,通过挖掘沂蒙精神背后的人物事迹、历史细节,设计沉浸式课堂活动与互动研讨环节,既让抽象的精神内涵变得可感可触,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在史料的层层剖析中提升纲要课的理论深度,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吸引力与价值引领力,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堂注入新动能。
此次研讨会为两校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专题报告、教学展示、难点研讨等形式,实现了思政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深度交流,为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创新性凝聚智慧力量。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跨校联合备课有效整合优质资源,为破解教学共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双方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共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打造一批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思政好课堂,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