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新思想教研室召开第七章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量:7


2025年10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思想教研室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专题召开集体备课会,通过深入研讨交流,共同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备课会上,滕金聪老师首先明确了本章节的教学逻辑框架。她指出,本章遵循"总-分"结构,第一节从宏观层面阐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后三节分别聚焦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路径。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的内在逻辑,把握三大战略协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李文敏老师强调本章内容体系严密,建议课堂教学活动贵精不贵多,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主线,精心设计两个高质量互动环节,确保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内核。在探讨人才强国建设时,张浩天老师着重阐述了"德才兼备"的育人导向,建议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孙冬梅老师补充提出,可运用杨振宁先生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国家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实践成效。周学博老师建议将国家战略与本校特色相结合,在讲解创新型人才培养时,引入我校"钱学森学院"等改革实践,与社会关注的"雷军班"等新型培养模式进行类比分析,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袁莹雪老师从课程整体性出发,提出本章内容与第二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章节紧密关联,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满翠云老师则建议通过"庞众望"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成果。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教研室进一步明确了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集思广益中碰撞出许多创新火花。与会教师表示,将充分吸收备课成果,把生动案例、严谨逻辑和跨章节联动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坚定"四个自信",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周学博

初审:袁莹雪

终审:朱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