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28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项目
关于组织申报 2022年度全省体育、卫生健康和美育专项课题的通知 (截止日期:10月8日)
发布时间:2022-06-28浏览量:3146

各单位、部门 :

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研究,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组织开展 2022 年度全省体育、卫生健康和美育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

申请单位、申请者要着眼于学校体育、卫生健康与美育教育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针对性,增强前瞻性;要紧贴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注重实效性。

(一)体育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2.国外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经验

3.学校体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4.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5.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第三方评价研究

6.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7.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心体制机制研究

8.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

9.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科学方法与手段

10.运动处方的实验与探索

11.学生生长发育趋势和规律研究

12.适合省情的校园足球俱乐部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13.乡村学校体育教师走教机制研究

14.社会体育专业力量帮助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15.省域内高校大学生体质提升路径研究

16.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研究

17.体育教师培养及职业规划

18.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与业绩考核

19.其他相关议题

(二)卫生健康教育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

2.学校卫生工作的保障机制

3.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4.中小学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及生涯发展

5.营养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7.学生肥胖、近视眼等常见病干预机制研究

8.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与社区健康管理

9.学校卫生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

10.“健康促进”活动与“健康校园”建设

11.学校传染病管理模式

12.学校卫生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研究

13.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内容、方法研究

14.学生心理健康与身心疾病干预研究

15.眼保健操对学生视力影响效果评价研究

16.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模式及管理研究

17.医改背景下高校卫生保健机构发展模式研究

18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与健康促进干预研究

19.国内外学校卫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0.其他相关议题

(三)美育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美育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2.中考美育考试研究

3.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路经研究

4.学校美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5.学校美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6.美育课程标准及学业质量标准研究

7.深化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8.学校美育第一、二课堂等相互渗透与融合研究

9.学生艺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研究

10.美育对大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影响研究

11.美育目标导向下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研究

12.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3.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4.校园美育环境营造研究

15.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坊活动模式研究

16.以公共艺术课为主的大学生美育素养拓展研究

17.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研究

18.中小学美育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19.其他相关议题

申请者应根据上述范围,采取自愿原则,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拟定选题,切实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

二、项目类别

全省体育、卫生健康、美育教育专项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均自筹经费,三类课题同时申报,同时评审。课题类别分为体育、卫生健康、美育教育。

三、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

本年度课题研究周期为 1 年,最终成果应为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专著可以延长至 2-3 年。研究成果须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

四、申报条件

(一)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

(二)课题研究期限为十二个月,时间从立项公布之日计算;

(三)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得申报。

(四)作为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 1 项课题,作为主要参加者原则上只能参与申报 2 项课题,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

(五)不支持一题多报,已向其它科研部门申请课题立项的不得重复申报;

(六)该类课题属B类课题,如获立项,学校不予经费匹配。

五、申报程序

(一)2022 10 8 日前请各单位统一报送以下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全省体育、卫生健康和美育专项课题申报书》(见附件 1),纸质件 2 份(A4 纸打印,左侧装订)、《全省体育、卫生健康和美育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 (见附件 2,纸质件 1 份),报送地点:行政楼501办公室,邮箱:hhxykyc@126.com(备注项目名称、姓名)。

(二)请各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时间完成申报工作,不受理个人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六、其他事宜

(一)各单位提交的《申报书》《汇总表》纸质件、电子版数量与内容要确保一致,符合要求,否则不予受理。

(二)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申请资格。

(三)各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联系人:张琪,电话:83175768

附件/kindeditor/attached/file/20220628/20220628174206_5562.zip

青岛黄海学院科研服务部

2022 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