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优秀考研学子:曹文屹
发布时间:2022-06-23浏览量:5755


姓名:曹文屹

录取学校:河北地质大学

录取专业:应用统计

1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

从大一入学开始,便下定决心要考研究生,所以在大学四年中几乎每一步都在为考研作准备。例如:发论文、做课题、参加学科竞赛等。经过了这次研究生复试我认为,大家如果想要为未来的研究生面试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一定要多多参加和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课题等等。

在本科4年的学习中,所学课程学分绩点位于专业第1名,共在知网发表论文17篇、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2项、校级4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2项、国家级20项、东部区域奖1项、省部级奖10 项、市区级奖1项、校级20项,专业类证书9项。连续两年获得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并在2021年成为了我校当年唯一一名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的学生。在个人荣誉方面,被评为2021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美大学生”、2022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2021年度山东省优秀学生、2019年度“荣耀黄海”十佳优秀学生、2020年度“荣耀黄海”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网商集团校企合作创意工作室“突出贡献者”和“优秀创业个人”。

曾经有许多朋友和老师都询问过我,参加这些比赛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一直很明确:考研。在研究生调剂复试这场“血战”中我得到了最好的答案。在学生综合素质考察面试中,面试官问道,请你用60秒的时间介绍你在本科期间的学术经历和个人荣誉,当60秒作答结束,10位面试官整齐地抬头,并再次询问你是来自哪所大学的,我非常自豪地说:青岛黄海学院。最终在第一轮调剂60人中,我以复试第4名的成绩突出重围,成功“上岸”,这就是我认为在大学中所做的这一切的意义何在。

2国际硕士申请经历

在国外的硕士项目申请中,最主要的就是看中本科学历、成绩单绩点、相关领域的科研和论文、实习经历、学科竞赛、相关领域教授的推荐信。在我看来在国外就读硕士最大的壁垒在于需要大量的成果累积,因此能够进行申请的专业大多是本科所学专业的相关专业,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专业。

我主要进行了英澳国家和香港地区高校的硕士申请,主要的限制为本科在校成绩。英国和香港需要本科成绩单均分大于90分,澳洲大约为85-87分,并结合合格的语言成绩进行申请并进行面试。境外的硕士招生非常看重社会实践经历,因此有这方面打算的学弟学妹们可以趁假期多完成和所考虑专业相关的实习和高水平科研。

语言对于大多数人会是一道难关,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所描述的,帮你1个月或者承诺一个时间段拿下满意的雅思成绩。语言的提升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一定要早做准备,打牢基础。我在结束了一年的考研英语后,考研结束第二天便直接进入了雅思的学习,雅思学习主要是英语基础加考试方法,在进行了一个月的雅思集训后,参加了两次雅思考试,最终得到了阅读7.0、听力6.0、口语6.0、写作6.0的语言成绩。




3全国研究生统初试考备考经历

2021年2月1号左右我正式开始了考研的备考之路,这个阶段我还没有完成择专业,所以只开始了英语和数学,这两个科目会耗费60%以上的考研时光。


英语

英语分为(一)和(二),英语的提高难度相对较大,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果。对于英语底子不太好的没有太大必要执着于挑战英语(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


数学

我整体采用的就是一个题海战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踏实,不能说哪里哪里我大概懂了,那么考试的时候稍加变化就不会了。其次,不要小瞧数学,这门课很多人最后分数可能还不如政治。平时看到麻烦的题不要觉得我懂了就行了,考场上的计算量会让你怀疑人生,简单来说,就是你能想到如何解题已经很牛了,重点是想到怎么解题的那小部分人里还有一大部分人算不出答案,因为计算量太大。


数学刷题绝对不是简单刷题,每张卷子的总结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总结错误,研究出题思路和考点。我对第一节课高数老师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当时他说让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数学一定是你在备考路上花费精力最多,政治花费时间相对较少,但是每年有很多考生数学分数和政治差不多。其实当时在备考时我打听到的上岸案例数学至少都是及格以上,上岸211,985学校的数学基本都在130+,所以备考初期数学就给了我非常大的压力,同时也准备把数学踏踏实实走下去,不能拖沓。我是差不多2月开始学习新东方的数学入门课程(录播),这个课程看似简单,说实话到后期我才发现这个课程如果学的踏实会呈现一个这样的情景:前期我数学学的非常慢,因为每节课我都保持听一遍后,倍速又听然后做笔记,然后把课上所有例题重做,最后做作业,这样一个顺序,所以在2,3月跟上新东方的进度是有点吃力的,当时班主任老师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说我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我个人认为是前期基础花费的经历比较多,到后面的课程基本呈现的就是越学越快,但是切记,就算倍速听课也不能跳过,其实每一遍重复都会有很多新的东西,整个数学的学习我自己是完完整整重复了4轮(线代和概率论只有3轮),而且每一轮一定会发现自己怎么又多了这么多不会的内容。

在备考中期,其实概率论相对简单一些,线性代数给人的压力真的有点大,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每节课都有一堆计算公式、一堆定理、变换法则,但是我脑袋里永远成不了体系,基本当时就是翻书都会,关书就废,而且记忆起来十分困难,当时因为这个事的困扰不断地约1对1学习,老师给的方法就是不断练题,后来也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直刷题到11月就发现这些行列式、矩阵的各种定理、法则自己就背下来了。

真题练习进度大概是8月以前完成了2000年以前早年真题,8月完成了10年以前真题,9、10月完成了数三所有真题,除2021年,并选择了部分数1和数2真题来刷,然后11月开始进入了模拟题阶段,当时给自己的压力比较大,一天是计时完成2套模拟题,像李宁、新东方、合工大、李永乐、张宇等等几乎所有的题目都刷了一遍,但是到12月后就进入了一个窘境,模拟题和真题其实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时候真题的手感相对较差,我在12月后重新买了一套数三所有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恢复手感,最后用21年真题做了一个模考。

刷题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练习肯定需要以真题为主,他和考试题的相似度最高,其实就是常规的基础知识点,套上了各种套路来考查,让你无法直接看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模拟题中是可以看到1-2道在22考研中的相似题型的,所以模拟题可以作为练习的一个辅助。在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老师课堂上教的各种技巧,各种简便方法一定要学会用,而且熟练掌握,因为每年数学最大的一座大山就是做不完题,我印象很深22年数学有些题是需要一定的思考量才能想到,思考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除此之外,计算量非常非常大,就是在你想出来怎么做后,你还不一定能计算出来,所以善用老师教的技巧非常有用,比如概率论里的公式法、分布函数法的灵活转换使用,伽马函数、还有常用的定积分,高数里各种常见的算法等等如果能够灵活记忆,会给你在考试过程中节约非常多时间。我记得当时我专门拿了一个本子,总结了我刷的题中可以用简便方法做出来的题,其实很多题只要方法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后是考试,数学是上午考,所以前一天晚上要抓紧在看一遍公式,临近考试多刷题就没什么用了,就是要背公式,看总结,看错题。正式考试的时候,出现脑袋短路是很正常的一定要大胆跳过,我在单选题阶段就出现了3个卡壳的题,当时都是做到后面脑袋完全放开了后回去做的。为了节约时间,选择题方面在正式考试的时候如果确定做对,就先不用四个选项逐个排除(若果时间充裕可以检查),总之,选择题分值占比高,而且还是有一定的得分技巧的。记得当时高数老师说过,定积分往往不是单独的考点,而是每个题的做题工具,如果单独就考你定积分那么这个题一定不是让你简简单单就算出来的,结果22考研就直接考了一个计算定积分,这个时候一定要病除杂念,切忌直接硬算,回忆学过的常见积分、常见积分方法来辅助思考。说实话,考试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几个很吃力的大题,包括有两个题没能计算出最终的答案,但是一定不能空白提交,就做到你能做出来的那个步骤为止,尽自己最大努力,相信最后数学给你的回报不会太让你失望!

政治

我是9月才开始,其实9月都只用学马克思、史纲和思修,毛中特和当代受两会以及今年的20大影响非常大很多考点一直会变,政治没有太多经验,总之,切忌不能把全部希望给予肖秀荣,那是绝对不行的。

选择题:新东方1000题,腿姐30天70分,肖秀荣1000题

套卷:肖4+8,腿姐5套卷、新东方5套

专业课

不同学校专业课给分差距非常大,而且专业课主要是数据战。公不公布考纲、考试参考书、考试内容、评分标准、公不公布真题等等全是学校定,一定要找直系学长学姐获取资源,淘宝、咸鱼、拼多多也有很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