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关于2025年遴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的通知(截止日期:5月21日)
发布时间:2025-03-11浏览量:204

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鼓励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守正创新、多出成果,共同推动形成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氛围。经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会研究决定,面向全省会员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遴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宗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培育会员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作高水平成果提供基础条件和展示平台。

二、征集范围

1.作者范围: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含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2.作品遴选范围:著作、论文、研究报告、新媒体作品等。

三、征集内容

1.著作类:在国内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科普读物等(不含论文集、译著)。

2.论文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或已经通过学位答辩的硕博士论文。

3.研究报告与应用类:被县(市、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部门采纳应用或主要负责同志批示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报告(需提供采纳证明)及相关研究课题成果、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4.新媒体类:含短视频、图文作品、数字作品。

5.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交叉学科类。

四、申报条件

1.申报作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无知识产权争议,符合学术规范和意识形态要求;

2.著作类作品需已正式出版;论文类作品需已公开发表或通过学位答辩;研究报告类作品需提供完整报告文本及采纳批示证明材料。

3.理论研究类需体现学术前沿性,应用对策类需具备可操作性,文字作品须查重率≤15%。

4.申报作品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指导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5.每位申报人限申报1项作品(多人合作完成的作品,视作1项)。

6.字数要求:学术著作10万字以上;论文1万字以上;研究报告0.5万字以上;新媒体作品需附内容脚本及传播数据。

五、申报材料

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申报表》(见附件1),纸质版一式3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1份。

2.申报作品原件:著作类1套,论文类需提供发表期刊原件1本,研究报告类提供完整文本纸质版1份。

3.如为研究报告类作品,还需提供采纳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 。

4.青岛黄海学院师德师风审查表纸质版1份(见附件3)。

5.申报材料电子版,包括申报表(Word格式)、汇总表、申报作品(PDF格式)、采纳证明材料(如有,PDF格式)、师德师风审查表,所有文件打包压缩,以“申报人姓名+作品名称+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命名。以上纸质版材料由所在学院、部门统一报送至科研服务部。

六、申报流程

1.单位推荐:本次申报实施限项申报,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每个学院择优推荐3项,其他学院择优推荐2项。各单位、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认真审核,择优推荐,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学术质量关。推荐单位需填写《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会哲学优秀作品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按推荐顺序排序,部门负责人签字。

2.材料报送:请各部门在5月21日前将所在部门的申报材料(纸质版)提交至科研服务部502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kyfwb@qdhhc.edu.cn。逾期不予受理。

七、评审及奖励

1.研究会将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选。

2.每部作品收取服务费300元,服务费由第三方山东省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收取、提供发票,该费用用于支付评审专家费、评审服务费、作品展示费及打印证书等费用。该费用在提交作品同时缴纳该费用,注明作者及单位。对此款有异议者请勿提交作品。

3.本次征集活动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八、其他事项

1.申报人应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取消申报资格。已经获优秀作品的,收回证书。

2.研究会对申报材料有使用权,可用于展览、宣传、出版等用途(著作权仍归作者所有)。

3.所提交作品一律自留底稿,一律不予退还。

4.本次遴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的解释权归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会所有。

联系人:刘书芳;联系电话:83175768。

附件:/kindeditor/attached/file/20250311/20250311093244_6429.zip


青岛黄海学院科研服务部

2024 年 3 月 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