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影视学院|浅谈生活·艺术·美
发布时间:2023-11-17浏览量:1538

   生活就像一幅画,我们都是画中的色彩,用艺术点缀每一个瞬间。艺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会欣赏,让生活充满艺术的美。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育与教学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自然教育、情感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023年11月15日,影视学院影视系专业带头人胡立德教授在知信楼125教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名为《浅谈生活·艺术·美》的主题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胡教授先以一部19分钟的纪录片《爱的阳光》展开对“生活、艺术、美”的讨论。胡教授指出,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注重美育与教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胡教授强调,应该在教学中重视美育的作用,将美育融合进课程设置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和课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美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美育的渗透,各种课程都可以与艺术鉴赏、文化传承等相关内容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美育还可以为课程带来更多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将美育融入课程设置中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美育素养和教学能力。第一,具备相应的美育素养和知识,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等,同时还需要具备美学、艺术史、文化传承等相关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和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第二,具备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能够将美育内容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同时还需要能够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具备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艺术之美,感受美的魅力。第三,具备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师需要能够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同时还需要能够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胡教授指出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养。美育要求教师具备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模式,掌握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的基本方法,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我不在意我的死去,我希望我的至亲不会因为我过的困难”,影片中的联军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但他乐观,无私奉献,在去世后,将眼角膜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在影片中吴联军不愿拖累自己的亲人,从大医院回到小医院治疗,胡教授指出:这就是人性美。乐观的人生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微笑面对。就像吴联军一样,即使身患重病,也能积极面对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美。胡教授最后对在座师生提出殷切希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愿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时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
  “美育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是教育者被终极精神所召唤的行动,也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志业”。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胡教授的讲座不仅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提出了各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手段,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