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由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组织的写作与沟通课21场专题系列讲座第六场—“总结报告类公文写作方法论”,在知信楼B01学术报告厅开讲。邀请外审首席专家周忠高教授主讲,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徐琳主持。
周忠高教授立足“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公文框架”三大板块,构建起“理论阐释+案例解析+实战指导”的立体化讲授体系。他以工作总结的本质是管理智慧的凝练开篇,系统阐释了工作总结的“行动—结果—价值”逻辑链。他强调,优秀的工作总结需做到过程记录详尽,完整呈现工作轨迹、结果分析具体,数据支撑与案例结合、价值提炼升华,经验转化为方法论。
在解析工作总结写作时,周教授提出“三步九环节”方法论,重点剖析“横纵双维结构”的构建技巧。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1年度工作总结》为例,他对比展示了横式结构的模块化整合,如党建工作—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的并列论述,每部分独立阐述做法、成效与经验,适用于综合性总结,和纵式结构的时序性递进,以时间轴或发展阶段划分内容,如筹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地递进式呈现,突出工作推进的动态过程,强调结构选择需服从主题表达需要,既要体现工作全貌,又要突出关键突破。
针对工作报告撰写,周教授结合《2022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经典案例,提出“吃透两头、胸有全局”的写作准则。他着重指出,优秀报告需具备四维平衡特质: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全面覆盖又重点突出,既客观陈述又创新提炼,既回应上级要求又契合基层实际。
在公文框架构建环节,周教授提出“谋全篇、布全局、定分寸”三步策略,系统梳理“诉诸上级要求—严格对标政策文件表述、诉诸历史脉络—引用历年数据对比分析、诉诸现实需求—聚焦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等行文规范的布局思路。通过拆解从高到低的逻辑(政策解读—本地实践—基层案例)、人物三部曲的结构(决策者视角—执行者行动—受益者反馈)、合并同类项的策略等典型范式,他生动诠释了公文谋篇布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强调写作需在规范框架内实现创新突破。
讲座尾声,徐琳总结指出,本场讲座深度融合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为提升工作与学习效能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参会学生表示,周教授“从框架到细节”的拆解式教学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三步九环节”写作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将持续推进“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讲座”,助力师生成长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