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三月,满城花开。3月13日-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主题为“传播中国 领航未来”,旨在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新型数字平台为抓手,让语言能够在交流思想、增进理解的过程中发挥更大能量,让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武学锋、教学主任杨丽、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李明雪参加了此次论坛。

战略引领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强调,外语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以语言为纽带推动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构建“融通中外”的教育生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提出,需突破传统技能培养模式,聚焦跨文化思辨与“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达传达改革方向: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明确育人方向;二是拥抱智慧赋能,创新教育生态;三是聚焦对外传播,构建中国话语;四是推动转型融合,拓展发展路径。
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教授指出,虚拟现实是教育数字化核心动力,强调教育界应主动运用AI/VR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同时防范技术异化风险,需超前部署教育改革与法规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展示了《“传播中国”大学英语进阶教程》的创新实践,通过中外互鉴视角,采用多形态内容设计培养国际传播能力,系统传授中国话语体系与叙事策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王晓辉总编辑强调,传统文化外译需构建专业翻译团队,译员应兼具政治素养、双语能力、文化底蕴和技术应用能力,注重人才培养系统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教授提出,大学英语评价体系需向AI驱动转型,以《领航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构建融合价值引领、能力测评与技术赋能的立体化评价生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云端参会,他认为AI既是教育颠覆者也是创新引擎,主张通过教育治理、教学模式和师生发展的全方位变革,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新范式。


双轨论坛
两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AI技术引领大学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和优质教材支撑大学英语高质量课程建设展开。前者聚焦智能技术重塑教学形态,探讨虚拟教研室建设、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及人机协同评价体系构建。后者则围绕课程思政融入、数字资源开发、中国特色教材体系创新展开深度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嘉宾结合教学研究实际同各组代表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语言文化学院参会教师表示,此次论坛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前瞻性视野与实践路径。通过深入交流,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以课程思政为魂、以数字技术为翼、以国际传播为任”的改革方向。未来将立足校本特色,深化“价值引领+能力驱动+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教学创新,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校本特质的大学英语育人体系,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与国际传播力的新时代外语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