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公共英语(二)》课程组召开期末教研会议
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量:7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高效落实期末各项工作,7月2日下午,《公共英语(二)》课程组召开了本学期最后一次教研会议。课程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教学新路径,共话发展新方向。

会议上,课程组老师们学习了日语系张叶帆老师、英语系郭蕾老师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张宪梅老师关于AI赋能外语教学的经验分享,纷纷表示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张叶帆老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开场,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张老师基于深度语言处理和交互式学习反馈的原理,运用人工智能软件展示了其强大的语言功能。从课前的辅助备课、课中的互动教学到课后的作业反馈,AI都能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张老师还分享了日语系老师们的AI教学经验,例如:设计有趣的对话动画、商务全景图、文章实时批改功能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设计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张老师最后还反思了AI运用中的不足,提醒大家:虽然人工智能功能新颖,但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设计主体,人工智能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郭蕾老师的主题紧扣当下热播剧的热点,以实际教学课程为例进行案例分享。郭老师首先指出,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她借助DeepSeek梳理教材内容并制作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教材内容,也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准备。此外,她还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前讨论、课后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拉近师生距离,寻找合适的商业案例。不仅如此,郭老师自身也注重持续学习,关注澎湃新闻、南风窗、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以及一些时政公众号的社会热点话题。当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时,郭老师从中提炼出风险与机遇、国家与个体、组织策略与管理等课程知识点,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瞬间变得生动立体,课堂讨论氛围也十分热烈。郭老师还分享了许多来自视频网站的教学素材,为其他教师的日后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张宪梅老师的分享主要围绕课堂活动的设计。她同样借助了DeepSeek,通过细致的需求描述,让平台生成练习题、课堂活动设计、图片、知识图谱等内容,然后在备课过程中进行筛选,选取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活动。例如:“单词消消乐”看似是游戏,实际上是对学生单词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有课文教学中的“三扇门现金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真实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张老师强调,AI在课堂活动中的应用更注重锻炼学生的产出能力,通过互动让全员参与,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三位老师的分享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借鉴这些优秀经验,推动教学实践创新。课程组负责人吴文荣老师总结道,希望大家多思考适合自己的AI赋能教学方式方法,让其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课堂。

最后,吴老师强调,课程组全体教师应高度重视期末各项工作,认真学习云阅卷系统的批阅要求。从期末复习指导到试卷命题,从监考工作到成绩评定,老师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态度对待,确保整个期末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相信在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公共英语(二)》课程组的期末工作必将圆满完成,助力大学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