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艺术学院项目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
发布时间:2023-03-27浏览量:5573

青岛黄海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叶辉、李超宇主持项目《青岛“电影之都”视域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教育理念研究》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报告还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才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这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服务现代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变革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率先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促进高等教育变革的积极作用,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启动并联合超星集团组织实施“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工作。

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管理办法》 和《关于开展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 2022 年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 2022 年申报评审工作。经专家评审,确定重大课题5项,重点课题30项,一般课题70项。

项目背景

2017年12月,青岛成为联合国授予中国的首个“电影之都”。2018年6月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近年来,随着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崛起,青岛开始跻身世界级“重工业电影”拍摄、制作基地的行列,诞生了《长城》、《流浪地球》等里程碑式的作品。电影市场的逐步复苏会同青岛影视产业的振兴形成共振,而戏剧影视美术专业学科的发展也将会成为未来该领域重要的风向标。“青岛电影之都”的生态链条与文化圈逐渐建构而成

在国家宏观政策上,2013年,国家提出“文化青岛”口号,2014年青岛市亿元以上文化娱乐业项目达31个随后高屋建瓴提出打造“影视之城”目标,如《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省委政府支持上,山东省举全省之力夯实青岛“电影之都”的基石。“要完善文化产业功能布局,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干杰作的报告赋予青岛多项重要使命。在地方资金扶持上,2022年7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行动方案》,设立每年2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精品创作、双招双引、品牌培育。山东省委宣传部出台《关于支持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十项措施》,省、市、区三级政策叠加奖补在地域呈现与影视渊源上,1898年起,已有两千多部影视剧在青岛取景。中国第一批经典电影如《劫后桃花》和《风云儿女》等,呈现出独特青岛地域景观。时至今日,涌现出《精武门2》《海洋天堂》《手机》《军人机密》《马向阳下乡记》等优质作品,据广电总局资料,每年来青岛拍的影视片超过二百部,占国产剧三分之一在影视专业校地融合上,青岛黄海学院、青岛电影学院等一批高校,将影视学科与教学模块细分化,联合学校本土资源优势,同东方影都产业园青岛广电等开展密切的校地合作、校企联培。结论导向是青岛地域景观同影视产业的化合在未来将会更加紧密,而影视产业、学科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前期、概念、场景、后期)将决定发展质量、文化内涵、行业厚度,戏美学科亟需立足本土地域文化,进行跨学科、跨媒介、跨模块的教育深耕,以寻求高质量发展

    研究价值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教育理念研究从文化基因上是立足于当前青岛影视发展的文化需求和地域性渊源,“电影之都”落于青岛,而电影工业当中最重要的构成即“戏剧影视美术”(既是影视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复合性的学科专业,该学科专业发展却滞后于电影工业),因为,该专业学科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学科内容模块的“单一性”、舞台设计与电影美术的“导向性”、课堂与产业的“割裂性”、跨学科内容的“缺失。因此,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跨学科既要做到艺术学科(服装、影视、戏曲、新媒体)的综合介入,还需要将艺术学同工学、艺术学同心理学、艺术学同管理学的部分内容有机结合,以适应产业与社会的发展。

课题宏观上是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校地融合这四大维度出发,以“四跨一根植”为主导, 微观上践行跨学科、跨模块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消解戏美专业范围内人文同技术的“明确边界”,电影美术与舞台设计并驾齐驱,将戏剧人文同影视技术的模块相耦合,并置于戏美的学科建设当中。以期为专业带来“阐发性的新思索”和“在地性(culture locality)的新发展”。

    研究内容

课题项目探索与深挖戏剧影视设计专业跨学科、跨模块的教育理念,以青岛地域性影视文化发展校地融合为背景依托,提出以跨学科形式介入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当中。

跨领域是践行多元学科介入的教育理念和复合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消解人文课程技术板块的割裂性,在舞台设计与电影美术的课程设计中,将戏剧人文同影视工学的模块相结合,两者并置于戏美的学科当中。以“四跨一根植”为宏观主导,从本土化而言,即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与教学根植于青岛“电影之都”的地域生态性和产业集群性“四跨”包括:其一,“跨产业共融”(建立校、剧、院多方合作建构模式);其二,“跨平台协作”(学术性平台对接行业性社群联络);其三,“跨模块细分”(项目与实战导向舞台美术电影美术的课程细分);其四,“跨学科训练”(交叉学科与跨学科选修课程引入)。达到与建构“三融”和“三化”理论模式,数字科技与艺术设计相融合、学校多学科资源与青岛戏剧影视产业相融合、国内资源与国外视野相融合,推行课程项目化、实战剧场化、学科复合化。

跨模块是指将戏美专业以模块化形式细分为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模块,专业模块可以细分为话剧舞美沿袭实践、戏曲舞美传统实践、电视舞美创新实践”、电影美术“综合实践”。实践模块上可采用校内项目制学分置换实训制创业竞赛工坊制等形式,使其成为理论与实践相耦合的新模式。同时以艺术学为主体,辅以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领域(舞台交互与数字编程processing创意编程、TouchDesigner互动影像)、管理学与传播学领域(影视管理影视传播学、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心理学领域(戏剧心理学、戏剧疗愈)民族学领域(影视人类学与民族志)选修模块(课程内容同时利用数字媒体时代优势,整合数字媒体资源,使其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化合

研究初衷与课题展望

本课题衍生孵化、萌芽有以下两点,其一,课题研究借力本土影视资源之风与产业之局,尽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课题研究可谓小众之举,但此领域确是电影工业及戏剧产业重要的创意构成,教育改革深切影响行业发展,窥一斑而见全豹,基于“影视小众专业”的范围性试验、试点性研究、理论性先行,对影视领域下的诸多专业改革探索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其二,目前本专业仅有三届戏美学子,“专业新”、“基础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仍在探索阶段,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却值得深思,跨学科的专业建设也任重而道远。

在当代,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跨学科研究探讨不胜枚举,笔者认为跨学科教育理念培养的导向与核心是:以何种方式,为何种专业塑造何种人?”,本课题拆解与细分戏美专业的模块,以多模态和跨学科之举介入其中,致力于服务地域性文脉,塑造“多元文化”和“艺术思辨”的综合性人才。戏美专业学子从文化角度是集合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 Emotional culture,情感文化)、(Behavior culture,行为文化)、(technological literacy,技术文化)于一体。首先,视觉文化和技术文化的素养是进入戏剧影视行业的基础门槛,作为创意场景与虚拟空间的架构者,主干技能和设计思维是课程育人之重,也是跨学科课程的介入之需。其次,情感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戏美学子进入行业后的上限延展、个体破局,是地域性文化情感植入的基础,也助力于本土影视人才的留青工作、影视景观的地域呈现。“复合型”和“特征性”两者并不矛盾,诸多优秀的电影美术指导及舞台设计师都拥有明显的本土性符号和文化在地性(culture locality)输出。青岛“电影之都”背景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教育理念研究从理论层面是一种新颖的尝试与探索,为未来青岛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在教学的模块拆解与课程领域的重组中探赜“柔性”与“硬性”的中和之道,培养具备实践技术与艺术思辨的跨学科人才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描述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 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 用技术的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发展之道和教学改革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