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深化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经验交流,环境设计系部近期组织开展了教师听课活动,聚焦专业核心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创意到技术,全方位展示教师课堂风采。本期走进《人机工程学》《快题设计》《建筑照明设计》等课堂,一探师生互动中的灵感迸发与专业深耕。
课程直击:多维课堂,匠心独具
《快题设计》:创意与效率的双重挑战
主讲教师:王雅茹、王丽、马卓然、张爱琦,快题设计课上,学生需完成从概念草图到方案表达的完整流程。老师们以“商业办公空间的手绘表现”为主题,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通过“头脑风暴+手绘推敲”快速捕捉灵感。
听课过程中,教师们观察到:“课堂节奏紧凑,教师针对性点评一针见血,学生方案呈现极强的应变能力。”
《环境专题设计》:实战项目的孵化场
主讲教师:朱家彬,朱老师以“乡村振兴文化中心”为命题,学生团队需完成从调研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设计。采用“导师+行业顾问”双指导模式,引入真实项目需求书,课堂俨然变身“设计工作室”。
听课教师反馈:“项目式教学让学生提前适应行业节奏,方案深度远超预期。”
《建筑照明设计》:光影魔术师的科技与艺术
主讲教师:邹雨菲,“光不仅是功能需求,更是空间情绪的语言。”课堂上,邹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经典建筑照明案例,并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操。学生分组搭建小型光环境模型,通过色温、照度调试探索光影美学。
听课教师感叹:“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设计更具温度。”
《人机工程学》:科学与设计的“人体密码”
主讲教师:罗英婕,“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在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通过人体尺度测量、线上行为动线视频模拟教学,深入理解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课堂以“无障碍设计”案例切入,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
听课教师评价:“理论扎实,案例前沿,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核。”
《计算机辅助CAD》:数字化设计的基石
主讲教师:于立翀,“精准制图是设计师的基本功。”在CAD课堂上,于老师从快捷键技巧到图层布局制图,手把手演示操作细节。通过“错题案例库”分析常见制图误区,学生作业质量显著提升。
听课教师表示:“基础课程也能讲出新意,学生数字化思维培养到位。”
课堂侧写:师生互动的温度与火花 沉浸式互动:
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老师通过视频动画模拟互动,让学生切身感受设计细节的重要性。跨学科碰撞:《建筑照明设计》课上,物理学原理与美学法则的穿插讲解,让学生直呼“打开了新世界”。以赛促学:《人体工程学》课后,教师自发组织“最佳方案投票”,学生作品直接成为系部展览素材。
听课教师感言:“听课不仅是监督,更是学习。看到同事们的创新教学方法,自己也深受启发。”“学生眼里的光,就是课堂最好的答案。”
结语:
以课堂为媒,育设计未来 环境设计系部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常态化听课活动,既夯实了教学根基,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热情。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课程建设,让每一堂课都成为设计思维的孵化器,助力学子成长为有温度、有技术、有创意的行业栋梁。
撰稿人:刘利华 初审人:杨元帅 复审人:张宗元 终审: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