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旬,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杨丽、教师毕慧敏走进星海湾路小学二年级四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以“感恩母亲”为核心,结合超轻黏土手工创作,引导孩子们用艺术表达对母亲及家庭女性的爱与敬意,为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温情。
以情启智:从“母亲节”的故事开始
活动伊始,杨丽老师通过播放母亲节主题短片,向孩子们讲述了母亲节的起源与文化意义。从视频中孩子们了解到这一节日的深厚内涵——不仅是对母亲的感恩,更是对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无私奉献的致敬。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杨丽老师提问:“妈妈每天为你们做了哪些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做饭”“辅导作业”“陪我玩耍”……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母爱的真切感知。
巧手塑形:黏土肖像传递心意
在创作环节,孩子们以母亲或家中女性长辈为原型,用超轻黏土创作肖像。杨丽老师首先示范了黏土制作技巧,从揉捏、塑形到细节刻画,逐步引导孩子们掌握黏土的延展性与色彩搭配。毕慧敏老师则穿梭于课桌间,耐心指导:“注意妈妈的发型特点”“可以添加她最喜欢的耳环”……孩子们全神贯注,将黏土揉搓成圆球、水滴、长条等基本形状,再通过组合与雕琢,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妈妈形象”。
一位女孩在作品中为妈妈加上了王冠:“我妈妈最可爱,她在我心目中就像公主一样,我特别爱她!”另一位女孩则用红色、白色和黄色黏土制作成花朵点缀了妈妈的发间:“妈妈最爱漂亮,我想让她每天都漂亮。”这些充满童趣的细节,展现了孩子们对母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真挚的情感。
作品展评:无限创意跃然指尖
创作完成后,教室变身微型美术馆,全班进行了作品展示与评选。孩子们一同上台,共同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肖像作品,杨丽老师对完成度高、课堂纪律好的学生进行了零食鼓励,全体参与者均获盲盒抽卡奖励,孩子们欢呼雀跃
美育赋能:艺术与感恩教育的融合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通过超轻黏土肖像创作,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力,同时深化了对母爱的理解。杨丽老师表示:“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与表达,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与小学的美育联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专业化的艺术指导,也搭建了家校共育的新桥梁。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美育实践
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始终秉持“以美育人”的理念,近年来已多次开展“艺术进校园”“美育工作坊”等活动。未来,学院计划将此类活动拓展至更多社区与乡村学校,让艺术教育惠及更广泛群体,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撰写:毕慧敏 初审:杨丽 闫应军 复审:杜超 张业 终审: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