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学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教育认证工作,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9年6月27日下午14:00组织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由曹院长主持。曹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也简单介绍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目的,论证分两个会场进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在办公楼20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孙维丽主持,智能制造学院教学院长曹爱霞教授、系主任、实践教研室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山东理工大学张为春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钟佩思教授、徐文尚教授、李旭副教授、王建春高级工程师、青岛交运集团技术科科长王薇春、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培训部主任任旭颖、青岛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本部副总监谢晓彬等作为校外论证专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知行楼107会议室举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参加会议的专家有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郭银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马文忠,山东科技大学教授赵洪亮,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徐乐年,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公茂法,青岛大学博士宗成国,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中心王传江,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益和电力设计院院长/高工李磊山,青岛天信电气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茫,国家电网黄岛区供电公司工程师陈雷。
与会专家认真研读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矩阵、课程名称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其中张为春教授与李旭副教授重点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建议,指出要明确培养定位,突出特色,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有侧重点,培养方向要明确等;徐文尚教授分别对机制、车辆工程两个专业的人培提出建设性意见;钟佩思教授从工程教学认证要求的角度出发,从人才调研、培养目标、课程矩阵、必开课程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郭银景教授从专业方向的命名、个别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调整、目标及毕业要求的准确描述等多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意见;马文忠教授从工程教育认证角度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设置、专业主干课设置及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其他企业专家主要根据岗位对人才需求情况,站在工程应用的角度上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设置给予了指导。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各位专业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并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会议讨论热烈,气氛融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专业负责人表示,会后要认真思考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精益求精,进一步改进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曹爱霞院长对参加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的专家表示了感谢,希望各位专家要不吝赐教,对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要求各专业负责人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做好记录,参照意见,认真消化,进一步完善方案,要高度重视调研的重要性,调研不充分的专业要尽快落实完成,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
通过此次论证会,相关专业重新审视了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得到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建议,对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认证打下基础,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