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学院广大师生党员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家国情怀,激发争先创优热情,10月23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举办了“观影守初心,弘扬爱国情”主题党日活动。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要永葆信仰之魂,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以更好的状态、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展现全院师生的使命与担当。现将各党支部推荐的观后感编辑刊发,供学习交流。
孙维丽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第二教师党支部
2021年国庆月,电影《长津湖》上映,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开展了一次“观影守初心,弘扬爱国情”的主题党日活动。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总时长3小时,通篇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整部电影中令人感动的情节很多,一一记录一遍。
电影开篇就用简洁的篇幅和生动的情节告诉观众,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在家休假的连长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归队,本已复员的指导员梅生长途骑车终于与集结北上的队伍会合,领袖之子毛岸英坚决要奔赴前线战场……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捍卫和平,中国军人别无选择,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影片中,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摄人心魄巍峨庄严的万里长城,与美军飞机滥炸下的边陲城市安东形成强烈反差。绝不能让战火烧到祖国大地,不能让敌人夺走我们的土地,不能让敌人剥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影片借梅生的话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今天的和平幸福是用无数先烈的艰难险阻换来的,回顾历史,中美的差距之大是今天很多孩子无法想象的。正如电影《长津湖》所反映的,志愿军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与美海军陆战第1师差距甚大。美海军陆战第1师约2.5万人,下辖3个陆战团、1个陆战炮兵团,并在作战时加强大批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可直接得到1个陆战航空兵联队的空中支援。而志愿军第9兵团是紧急入朝,他们从温暖的华东地区进入冰天雪地、极度严寒的盖马高原,战地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区,一无村庄二无粮食,很难就地补给,随身携带的粮食为了防空也往往不能烧熟,有时把好不容易煮熟的土豆送到阵地上很快就会冻成冰块,没有热水喝只能吃冰雪。然而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爬冰卧雪,克服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冻伤减员严重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无情,更生动诠释了志愿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血性胆魄,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发扬自己的优长专找敌人的弱点来打,靠的是勇敢加战术、勇敢加智慧。
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长津湖》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电影《长津湖》应运而生,值得庆贺。我们相信,新时代一定会孕育更多像《长津湖》这样写正史、颂正义、扬正气的优秀作品。
王元凯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第一教师党支部
今天,学院组织了爱国主义观影活动,观看了电影《长津湖》,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
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其中一个缩影,现实战役中比电影中更为残酷,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勿忘过去,珍惜今天,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罗文良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夹着笑声和眼泪看到了最后。战争无疑是惨烈的,但是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早已模糊了对战争的概念,忘记了在人类文明绵延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近-两百年的和平。
即使路途遥远条件艰苦, 一声令下还是义无反顾整装待发, 一个个战士眼里坚毅的眼神最令人动容。装备技术的落后并不能让战士胆怯懦弱,面对枪林弹雨也阻挡不了向前冲的决心。回家探亲的伍千里,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看到父母的眼神,心都要碎了。将士奔赴朝鲜战场,登上火车前的一幕。肃然起敬。多么强大的信念。国家有召,我辈必应。”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 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轰炸降临仍然返回拿图纸。为救同伴把背部留给了敌人的枪弹,雷公带着标识弹开车引开敌军的火力,看到雷公被炸得血肉模糊,他说“好疼,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 没办法去体会那样的疼痛是多少级别的,他们铁骨铮铮,他们信念坚定,他们保家卫国。"这仗, 我们不打,就是下一代打”他们用他们的肩,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撑起了一片天。最后一人坚定得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誓死捍卫中国领土。
影片在叙述历史,在直抒回忆,虽电影不及现实的十分之一,但这些历史与回忆在70年后的我们眼中却成为无尽闪烁的光荣和自愧不如的羞愧。感谢先辈们用鲜血守卫的土地打下的幸福,中国也如他们所愿强大得生存着没有战争,何其幸运生于华夏。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先辈用血肉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先辈们长眠于历史的长河,那号角之声已经消失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不可能在我们心中消散,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发出的声音。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
安琪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今天,学院组织观看了“长津湖”,将近三个小时愣是一分钟都不想错过。看完电影久久没有平复。
在电影院里刚开始是不适应电影里炮火声的。看到鲜血流淌,我从这部电影里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枪林弹雨,而我们正坐在椅子上享受着的是前人带给我们的盛世安宁。看到雷公被炸的血肉模糊,他说:“好疼,我疼。长津湖零下三十度,我转过头问身边看电影的朋友,“零下三十度有多冷? ”我得不到答案。因为那些坚守在雪地里零下三十度一动不动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的也是人,同样也是筋骨铸造。
“这仗,我们不打,就是下一代人打。”他们用他们的肩,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撑起了一片天,而如今的中国,盛世正如他们所愿,国富民强。看完整部电影,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也很感恩那些为了下一代能够不用在生活在战争痛苦中而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是这份信念撑起志愿军战士英勇奔赴前线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才换来了现如今的和谐社会。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傍晚七点半,耸立的高楼灯火通明,路灯两旁挂满了鲜红的五星红旗。《长津湖》没有续集,这安宁繁华就是他的续集。
我想,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一定也要担起我们该有的责任,不忘历史,牢记初心。
纪杰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今天,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抗美援朝中的著名战役长津湖战役。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的战役。此战创造了美国抗美援朝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迫使美国王牌部队经受的有史以来路程最长远的退却,败退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为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我们先是被作品的制作感慨,祖国的强大,能让我们坐在这里看到前辈为了祖国的安定与繁荣的努力,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不怕流血。
看到梅生饱含泪水哽咽地坐在坦克上说;“我们把该打的仗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这句话令在场的观众流出了感动的泪水。是呀如果没有他们,试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战争中饥寒交迫,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人。伍万里问打多少人才是英雄。毛岸英说只要上战场就是英雄。为了祖国的安定,出国作战你就是我们的英雄。面对实力相差甚远的美军,一声令下,千千万万中国军人就奔赴战场,在硝烟战争纷飞的时候,他们不惧怕,勇于向前。为了守护他们身后的盛世中华。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激励着新一代大步前进。而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我们应目光所至皆华夏,五星闪耀皆信仰,努力做到“付吾辈之韶华,耀吾辈之中华”!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身为新一代的我们,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也愿新一代的我们,不负韶华,共铸鼎盛山河,谱写时代荣光!
李易珂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今天,我们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家园有多美好,战争就有多狰狞。父母有多慈爱,敌人就有多凶残。
影片开头一片静谧,一山一水,一粥一饭,只言片语,胜过万语千言,这都与后来的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影片中,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伍氏三兄弟前赴后继奔赴疆场。百、千、万,这是无数中华儿女的一个缩影。大哥伍百里沙场捐躯,二哥五千里捧着一抔骨灰还乡,三弟伍万里打的一手好水漂。江南水乡的小家栖身于渔舟之上。伍千里的军哨声惊动了满船的鸬鹚。家园是静美的,父母是沉默的。面对长子的捐躯,父母痛心而又坚忍。鲜血换来了和平,他们分到了土地,他们计划盖新房子,未来令人憧憬。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平静再次被打破。于是,好儿郎再度上战场。
我对抗美援朝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姥姥教我的歌::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我不是军迷,对那段历史知道得也有限,仅仅从家里长辈零星几句“一口炒面一口雪”窥探到几分。
铭记历史的用意也远不止于过去,70年前的仗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打完了,70年后的电影里,背景中再二再三的朗读报道、横幅标语、石头碑刻上横竖都写着“一定要收复台湾”。从北走到南,从黑走到白,万里从军且凭一句不让家里的两亩三分地,我辈仍需努力。
《长津湖》让我如此感慨如斯,因为它拍摄的不是一战、二战那些远离我们的战场,而是我们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还和我们一样风华正茂的中国小伙,他来自浙江,他来自山东,他的父亲母亲打鱼为生,他想念着上海家里的囡囡,他操着一口东北腔,他至死还唱着《沂蒙山小调》……彭总、宋司令的指挥决策,毛岸英的争分夺秒抢救地图,伍千里、余从戎的近身肉搏,雷睢生的炮排压制,平河的远程狙击,梅生的外语、算数在敌后运筹帷幄,伍万里从一个新兵蛋子破壳成为合格的战士,从一路上看见祖国岁月静好的壮丽河山到眼看着跟自己同龄的少年还没抵达战场就成了残骸,从开始拿枪指哥哥、用弹壳砸雷公时的调皮任性到真正面对死亡威胁时第一次杀敌……七连的人没有如何说教他,他自己眼见的生与死、血与火、美与丑足够他从最浅白的杀20个敌人就是英雄理解到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的祖国和我生长的地方。全天下的英雄儿女共有一份守护之心,这是片中毛岸英的台词所明示的,而全天下的父母,无论是在小船上默默注视流泪,还是在雪地里来回踱步,也是一样的。儿子出发,父亲在门口目送;儿子牺牲,从室内视角透过玻璃窗看见父亲停顿的背影。将伟人在父子间属于“人”的一面展露出来,相视一眼星点泪泽就温软了血肉。不只伍万里一个人问过,可刘秘书终究没有名字,没有从何而来,只有笔记上残留的几句话。
电影拍出了战争的残酷,但现实永远更残酷。在我看完电影以后迫不及待搜索相关史料时,我看到一个个生还老兵的口述,是他们永难抹平的创伤。
抚今追昔,长津湖里,异国他乡,又奔流着多少中华儿女的英雄血。穿越七十多年时光,我们也需要一部电影,翻山过海,来为英雄招魂。
历史
往往比电影情节更残酷
没有你们用生命坚守
就没有我们的现在
请放心
这盛世如您所愿
山河已无恙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