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智能制造学院各系部联合开展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专题研讨交流活动,旨在通过交流与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系:践行双新理念,探索数智发展
孙维丽主任对数字化转型的背景进行了全面介绍。她指出,根据国务院于2022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我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吕婧老师分享了她参加华教国培教育学研究院主办的《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项目驱动双主线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实战工作坊》的培训心得,培训中以C语言课程为例,从数字化转型方式和混合式教学设计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教学工作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她提出,数智化教学应注重信息的追踪与反馈,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机电工程系:深化数字技能,引领教学创新
王海艳主任结合自身参加“双师型”骨干教师寒假高级师资研修班培训项目《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应用》培训的经历,深入介绍了如何将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应用相结合,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她分享了如何利用项目驱动、专业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一体化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王主任还详细介绍了三维设计软件、动画制作软件、作品渲染软件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与系部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技术手段融入课程教学、毕业设计及科技竞赛等各个环节。以重塑教学生态、重构教学模式、重组教育技术、重整课程体系,促进教学的全面升级和教育的整体变革。
船舶工程系:图谱导航教学,智慧引领创新
船舶工程系开展了“知识图谱赋能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专题研讨会。杜友威主任强调了知识图谱作为信息技术的新兴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汇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知识图谱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石晓老师分享了“2024教师信息化素养专题培训——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知识图谱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清晰识别专业领域内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及其关系,为课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率。此外,知识图谱在智慧教学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图谱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在研讨交流PPT的分享与学习环节中,教师们围绕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负责人赵增辉教授关于课程知识图谱开发流程的讲解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学习,教师们掌握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建设方法,包括从课程目标出发,进行知识点提取、结构化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精准关联。随后《船舶建造工艺》《船体结构与制图》两门专业核心课程负责教师结合本次研讨内容对自己所授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思路进行了说明,制定了建设计划。
工业设计与图学系:智慧融合创新,教学生态焕新
工业设计与图学系开展了新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专题交流活动,旨在提升新教师对“学习通”智慧教学系统的熟练度,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库,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师生课堂互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赵鑫鑫主任对信息化教学素养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培养途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前瞻性趋势。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学习通智慧教学为例,从“一课三问,问题引领”、“翻转课堂,生讲生评”、“五个贯穿,润物无声”等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学习通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鼓励新教师积极应用主题讨论、分组任务、抢答、随机选人、随堂练习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并通过学习通投屏实时展示学生参与数据,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在交流与研讨环节,新教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学习通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困惑和问题,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共同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工业设计与图学系的新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智能制造学院各系部近期开展的系列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专题研讨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促进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教师们深化对教学创新全过程的认识提供了宝贵机会。教师们对如何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估反馈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解与方向。随着教学方法的持续革新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我们坚信,教师将更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优化教育管理,推动科研创新,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