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扬雷锋精神|大学生义务维修进社区
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量:150

  3月5日,E2M智能控制协会和‘‘小黄锋’’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带着工具包走进了两河路社区,手中的螺丝钉在晨光中苏醒,松动的铜芯也重新咬紧电线,老电扇叶片开始旋转的刹那,雷锋日记里的字句突然有了温度。手中的万用表不仅丈量着电路通断,更在测量着新时代青年与雷锋精神的距离——那些因岁月松动的螺丝,又被青春的热忱重新拧紧。

  在社区活动室临时搭起的维修台前,居民们抱着家电排起长队。"微波炉门关不严实""电水壶插电没反应",志愿者们仔细检查每个"病号"。志愿者发现李爷爷的台灯不亮,只是开关接触不良,她用砂纸打磨氧化层,边修边教老人保养方法;自动化专业的小张拆开吱呀作响的电饭煲,将松动的内部螺丝逐一加固。看着学生们沾着油污却格外认真的脸庞,居民赵阿姨感叹:"这些孩子连一颗螺丝都不马虎!

  大叔,绞肉机刀片卡住是因为齿轮松了。"活动负责人陈悦半蹲在地上,手把手教居民如何日常维护。志愿者们不仅修理电器,更在便签纸上写下简单易懂的保养贴士:"电热水壶每月除垢""电吹风进风口常清理"。满头大汗的电气专业的志愿者笑着说:"在实验室练焊接技术,没想到今天修好最多的却是拧螺丝的活儿。"

  夕阳西下时,维修台前依然热闹。抱着修好的电炖锅,独居的周奶奶非要塞给志愿者自己晒的杏干;调皮的孩子在旁模仿哥哥姐姐拧螺丝的动作,嚷着"长大也要当修理工"。收拾工具时,志愿者发现工具箱里多了一包创可贴,不知是哪位居民悄悄放进去的。

  这场没有高科技加持的维修日,让生锈的螺丝重新咬合,让松动的线路恢复连接,更让温暖在金属与手掌间流淌。据悉,这群"螺丝刀青年"将每月走进不同小区,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雷锋精神的真谛,就藏在一拧一紧的细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