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应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邀约,参加“清华艺科·人居大讲坛-智创未来”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绿色领航,数链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家居、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青岛黄海学院智能交互设计专业赵鑫鑫、方浩两位老师带领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学生团队参加。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副院长肖成峰教授以《优美灵境
数实融合》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度阐释了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创新理念。肖教授指出,"灵境"一词源自钱学森先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经典译法,既蕴含东方美学的空灵意境,又指向数字技术构建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他通过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的"数字方舟"案例,展示了如何用双曲飘带线条勾勒江南文化意象,让观众在AR技术加持下"一秒入画",直观呈现数实融合对生活美学的重构逻辑。
肖成峰强调,智能交互设计的未来在于打破技术与人文的边界,如他在演讲中提到:"当岩画纹样在数字化光影中重焕光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文明基因的现代表达。"这番论述引发在场师生对专业学习方向的深刻思考。
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悦以“数字艺术重构展览新体验”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艺术正深刻改变着展览的呈现形式与观众体验。通过数字化手段,展览能够突破传统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互动式的观展感受,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率与效果,也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声通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博士汤敬华则聚焦于“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助力居家养老”。他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践案例,通过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实时监测、健康管理以及智能陪伴等功能,有效解决居家养老中的诸多难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志刚带来了“上合青岛峰会国礼设计解密”的精彩内容。刘志刚副教授作为国礼设计师,深入讲述了上合青岛峰会国礼从设计构思、元素选取到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展示了国礼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湛的设计工艺,让在场师生领略到设计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也为设计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
辽宁科技大学教师、艺术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博士岳涵讲解了“视障电子出行辅助产品设计方法的实证研究”。他从视障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分享了视障电子出行辅助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与实证研究成果,通过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为视障人群的出行安全与便捷提供了更多可能,体现了设计服务社会、关爱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青岛黄海学院的师生们在研讨会中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与专家学者们就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创新应用,为自己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明确了方向。老师们也认为,这样的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将有助于推动学校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此次“清华艺科·人居大讲坛-智创未来”研讨会为青岛黄海学院师生提供了与行业顶尖专家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推动学校在艺术设计、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青岛黄海学院将继续鼓励师生参与各类高水平学术活动,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初审:方浩 复审:赵鑫鑫 终审:周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