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智能制造学院联合雨课堂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22浏览量:22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深度融合,优化专业教学体系,夯实后期专业AI大模型建设的课程基础,11月21日上午,智能制造学院联合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在知行楼智慧教室303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坊。智能制造学院船舶工程系主任杜友威、各智慧核心课程建设团队负责人,雨课堂负责人李春雨、李晓函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工作坊由船舶工程系主任杜友威主持。

  会议中,杜友威主任首先围绕专业智慧核心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核心要求展开说明。他指出,当前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对专业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提出更高要求,而优质的智慧核心课程是连接传统教学与AI技术赋能的关键纽带,更是后期专业AI大模型精准服务教学、科研的重要前提。基于此,他明确课程建设需聚焦两大核心:一是覆盖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精选3门学科基础课与7门专业核心课作为建设重点,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二是突出AI赋能特色,需在课程设计中预留与后期大模型对接的接口,为后续模型实现“学术导师”“科研助手”功能打下课程内容基础。

  本次活动以工作坊形式深入推进课程建设落地,雨课堂负责人李晓函围绕智慧核心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与实施路径展开系统培训。培训内容聚焦三层解耦技术架构的应用逻辑——该架构可确保课程内容与AI技术模块灵活适配,为后期大模型整合课程资源提供便利;同时详解学堂在线AI4E课程建设流程、AI课程交付标准,以及课程资料收集、梳理的规范要求,帮助各课程团队明确建设方向与实操方法。培训后,现场开展一对一交流指导,各课程团队结合所负责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就“AI工具如何融入课堂互动”“课程知识点如何拆解以适配后期大模型调用”“教学案例库如何建设更利于模型学习”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多项切实可行的课程优化方案。

  此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坊的举办,是智能制造学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向“AI+教育”深度融合迈出的关键一步。活动通过明确课程建设重点、梳理技术路径、解决实操难题,不仅完成了专业智慧核心课程的初步规划与设计,更从课程内容、技术适配、团队准备三方面,为后期专业AI大模型的启动建设筑牢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智慧核心课程建设落地见效,为后续专业AI大模型赋能人才培养、构建专业育人新生态做好充分铺垫。

  初审:石晓      复审:杜友威       终审:周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