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岛市委
高等学校工作
委员会文件
青高工委〔2017〕15号
──────────────────────────────
中共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关于公布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
结项、立项项目的通知
在青各高校党委:
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现将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项目结项、立项结果通知如下:
批准2015-2016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35个项目结项(附件1),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扎实推进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党支部进宿舍特色党建品牌的创建研究与实践》、青岛农业大学《党员专家大院,助力青岛经济发展,科技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机制探索》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等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结项项目。各结项项目组要对结项的项目继续总结提升,各有关高校党委要帮助结项项目总结推广,有关好的经验做法请报告市委高校工委。
批准中国海洋大学《构建“四个一工程”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长效机制》等41个项目为2017-2018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立项项目(附件2)。项目两年一届,2017年底将组织中期检查。希望各项目组成要按照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项目落实。各有关高校党委要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努力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附件:1.2015-2016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项目结
项表
2.2017-2018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项目立
项表
中共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2017年3月23日
──────────────────────────────
中共青岛市委高校工委 不予公开 2017年3月23日印发
──────────────────────────────
附件1
2015-2016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
项目结项表
序号 |
所在学校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完善学习机制 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支部的探索与实践 |
蒋秋飚 |
2 |
“我的大学我的梦”学生党员携手筑梦行动 |
李 颖 |
3 |
扎实推进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 |
张庆德 |
4 |
探索研究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运行机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
祝洪涛 |
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立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
成宏涛 |
6 |
创建高校海外留学党支部的实践与探索 |
杨武成 |
7 |
二级党校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实践 |
于华帅 |
8 |
青岛大学 |
构建“大学生党建导师制”研究 |
韩 东 |
9 |
“先锋行动”学生党员成长熔炼计划 |
王成海 |
10 |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员意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
任 龙 |
11 |
以学生党支部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路径,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曹 珺 |
12 |
山东科技大学 |
让“青椒”在党旗下成长----材料学院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
王晓东 |
13 |
高校教工党员在人才培养中领引作用的研究 |
吴高波 |
14 |
学生党支部进宿舍特色党建品牌的创建研究与实践 |
张 东 |
15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践研究 |
常 春 |
16 |
青岛科技大学 |
高校“学生党建进宿舍”路径研究----以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两型”宿舍建设为例 |
毛常明 |
17 |
“22315 党员在服务”后勤党建品牌创建研究 |
王永波 |
18 |
建立学生党员校内挂职制度,探索专科学制学生党员培养锻炼新途径—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为例 |
李淑贞 |
序号 |
所在学校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19 |
青岛理工大学 |
高校公益社团发展促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机制研究 |
王乐生 |
20 |
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
周红燕 |
21 |
新媒体应用方式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张英华 |
22 |
青岛农业大学 |
党员专家大院,助力青岛经济发展,科技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机制探索 |
孙运彩 |
23 |
探索党员工作站模式,为学生党员提升素质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
史雪辉 |
24 |
搭建师生党员互助平台,实现党内帮扶机制创新 |
张玉梅 |
25 |
“服务三农”党员公益服务团 |
刘培利 |
26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
创建党建微信公众平台,拓宽党员培养教育渠道 |
贾贵贞 |
27 |
大学生劳动素质提升中党员引领研究 |
王金光 |
28 |
青岛远洋船员
职业学院 |
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
陈爱玲 |
29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以校社合作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 |
田旺军 |
30 |
“青职•暖心”校企共建党建品牌的探索与实践 |
邵 凯 |
31 |
青岛港湾
职业技术学院 |
以“雷锋班”为载体,探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新途径 |
刘子高 |
32 |
依托班集体特色项目平台,强化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徐英鹏 |
33 |
北京电影学院
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
民办艺术类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实践探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传媒管理系 |
孙淑珍 |
34 |
青岛黄海学院 |
民办院校党员教师素质与师德建设 |
谈 笑 |
35 |
青岛滨海学院 |
加强公寓党组织建设 打造公寓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
崔庆玲 |
附件2
2017-2018年度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项目立项表
序号 |
所在学校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其他项目组成员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构建“四个一工程”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长效机制 |
何培英 |
辛华龙,王 渊,李 想 |
2 |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党员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
许玲玲 |
薛清元、李 凯、王 鹏 |
3 |
深入推进“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思政工作实效性 |
王曙光 |
王伟莉、黄六一、高勤峰 |
4 |
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途径与机制探索——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支部为例 |
张欣泉 |
赵凤娇、王淑洁、刘 杰 |
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基于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途径探析 |
王 林 |
毛 剑、单 珣、王方晴 |
6 |
创新高校学生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效化机制的实践与研究 |
刚 旭 |
高洪福、张 鹏、张 勇 |
7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姜 飞 |
赵小明、王力禾、王彦丽 |
8 |
青岛大学 |
发挥高校离退休基层党组织优势与社区共建 |
张继顺 |
赵堂英、李晓琳、王 娟 |
9 |
“三会一课”新活力,“一纲三目”强党性--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房征岩 |
赵业婷、王国栋、杨海波 |
10 |
搭建大学生党员朋辈影响力新平台 |
陈 鑫 |
李晓涵、孙建华、程普建 |
11 |
山东科技大学 |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
梁赛江 |
穆玉兵、马 鹤、周尚涛 |
12<, o:p> |
高校廉洁风险点防控研究与实践 |
周如东 |
杨世杰、白 斌、王华玲 |
13 |
党员引领示范,助推科技创新 |
陈 涛 |
苗汝昌、靳 凯、耿 倩 |
14 |
从严治党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研究 |
申兆亮 |
潘伟国、高一丹、赵洪刚 |
15 |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三育人”水平 |
牟仁刚 |
徐明磊、崔焕庆、王鑫鑫 |
16 |
青年教师党员“三先三优”先锋工程 |
田 静 |
王 敏、毛光周、汪国庆 |
序号 |
所在学校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其他项目组成员 |
17 |
青岛科技大学 |
课堂三分钟,传递正能量 |
王 丽 |
徐 菲、吕 浩、葛夫国 |
18 |
以“学思访谈录”活动为载体,打造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 |
聂法良 |
刘跃宁、李雯雯、王 辰 |
19 |
构建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协同共建工作模式 |
孙洪广 |
尤亭亭、徐 华 |
20 |
青岛理工大学 |
互联网+促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增强高校基层党建活力研究 |
杨欣虎 |
张英华、陈哲云、韩小燕 |
21 |
探讨党员教师如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更好发挥作用 |
刘金铭 |
田艳兵、甘露露、秦 臻 |
22 |
以“格物明理,育人先锋”系列活动为载体,创新基层育人型党组织建设 |
肖学斌 |
初鹏程、林海涛、陈 畅 |
23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微平台 |
冯 宁 |
王乐生、柳志广、张 瑾 |
24 |
青岛农业大学 |
以“党员故事汇”为载体创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新模式 |
李永青 |
孙丙高、林 英、安俊庭 |
25 |
学生党员“微党课”学习教育平台构建 |
孙贝贝 |
李 超、马 双 |
26 |
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党建工作室建设 |
王进国 |
王 乾、黄有松、乌珊丹 |
27 |
学生党员“滴灌式”思想引领教育模式构建 |
刘兴华 |
李 冰,李 琳,林 鑫 |
28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基层党建活力提升新路径——“党建+”工作品牌创新研究 |
曲 萌 |
孟 鹏、李翔龙 |
29 |
高职院校搭建党课微讲堂提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素质措施研究 |
石增业 |
郭学道、王志飞、李 艳 |
30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
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事务中带动作用研究 |
贾贵贞 |
刘永美、宋 杰、步海洋 |
31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e管理”的实习期党员教育管理工程 |
吴 争 |
朱思伟、纪 杰、李文斌 |
32 |
基于品牌化、信息化、模块化建设的党校创新工程 |
孙振超 |
王国华、张鲁航、刘海燕 |
33 |
“情暖社区”党员服务行动 |
费晓玉 |
潘 乐、孙永翠、隆娜娜 |
34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
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创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研究 |
孟 波 |
周大勇、康忠香、李吉妮 |
35 |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
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党员在线学习实践研究 |
孙洋波 |
姜俊杰、王海宝、秦剑锋 |
序号 |
所在学校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其他项目组成员 |
36 |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
搭建支部党员心理健康创新型平台 |
王群壹 |
司徒兆敦、孙春萌 |
37 |
青岛滨海学院 |
基于“两线”互动平台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
张 宇 |
李新纲、张秀芳、王丽娜 |
38 |
青岛黄海学院 |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赵国光 |
陈丽宇、孙增娟、张 艳 |
39 |
专业技能助力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践行“两学一做” |
刘纪新 |
张 勇,刘润强,臧香伟 |
40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
王春娟 |
王立庭、裴 厦 |
41 |
基于弘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党支部建设研究 |
焦欣欣 |
李云霞、王艳飞、王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