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召开“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研讨会

2025-04-14 486 作者:徐琳 来源: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4月11日,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组织召开“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课程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特邀外审首席专家周忠高教授指导,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徐琳、杨方教授、柴倩老师等教学骨干参与研讨,共同探讨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必要性、课程体系规划及未来发展路径。

研讨会伊始,周忠高教授从国家政策与教育发展需求出发,系统解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核心要求,将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培养作为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维度。青岛黄海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写作能力培养凸显“应用性+就业导向”特色,契合《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他强调,写作与沟通能力是学生未来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基础,课程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徐琳详细介绍了《写作与沟通》课程体系规划。课程以“三维目标引领、五维内容支撑”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覆盖毕业论文、申论、公文、新媒体与创意写作、沟通艺术全场景规范);能力目标(构建“学术写作+职场沟通+创意表达”复合能力链);素质目标(融入“职业道德-文化自信-创新思维”思政育人模块)。注重写作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写作技能→产品创作→成果输出”的递进式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与沟通能力。课程内容设计紧扣“应用性+就业导向”,设置五大核心板块:学术写作—以毕业论文为轴心,嵌入科研诚信教育;公文写作—对接公文范式标准,引入“政府工作报告仿写”实训;新媒体写作—联合本地传媒企业开发短视频脚本、推文撰写项目库;创意写作—开设网络小说创造、剧本杀写作,广告软文设计等特色模块;沟通艺术—构建“有声语言沟通—求职面试-职场沟通”情境化训练体系。

杨方教授针对创意写作板块提出建设性意见。她强调,创意写作不仅是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自信的重要途径。建议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鼓励学生参与短视频脚本、广告文案等实践项目,使课程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

会议最后,周忠高教授对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学生发展层面:以课程为核心,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有所用;教师成长层面:加强师资培训,推动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教改课题申报,并通过校企联合培训提升师资实战能力。

本次研讨会为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可行的路径。未来,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写作与沟通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徐琳     复审:周忠高     终审:刘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