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志愿行:美学美育相伴,点亮童心微光
2025-08-18
21 作者:王如雪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平邑县帮扶孤困儿童的日子里,青岛黄海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团的故事,正以温暖与爱的笔触持续书写。志愿团聚焦美学美育,用红歌、京剧、舞蹈编织出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
清晨,志愿活动室里旋律轻扬。志愿者们牵手孩子,开启红歌教学之旅。从逐字教唱,到讲解其背后的红色意义拓展红色故事,再到带着孩子们感受节奏里的力量,每一步都满含期许。
当孩子们齐声展示,稚嫩歌声穿透空间,《当那一天来临》里藏着对祖国的懵懂热爱,《团结就是力量》中体悟对团结凝聚力的初识,《强军战歌》则把孩子们的家国情怀拉向高潮。这一刻,红歌不只是旋律,更是植于心间的家国种子,在童声里悄然扎根。
午后,传统文化的韵味弥漫开来。志愿者协同小红光戏曲艺术中心化身为 “京剧引路人”,用生动讲解推开国学经典的大门:指着脸谱,讲忠奸善恶的勾勒;播放选段,带孩子辨生旦净丑的风采;演示身段,教一招一式里的门道 。孩子们瞪大眼睛,好奇追问 “脸谱颜色为啥不一样”“水袖怎么能甩那么美”,随后,孩子们跟唱戏曲,在一声声或婉转或悠扬的腔调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悄然沁入心底。
紧接着的形体课,是活力与美的碰撞。志愿者分解动作,从基础站姿到简单舞步,耐心引导孩子舒展身体。起初有些羞涩的孩子们,渐渐放开手脚,跟着节奏摆动、跳跃,活动室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都是孩子探索身体韵律的尝试,汗水里藏着对 “美” 最本真的热爱。
从红歌里的家国启蒙,到京剧里的文化滋养,再到舞蹈中的自我表达,这一天,志愿团以美学美育为桥,连通起孩子们对世界的感知。青岛黄海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忱,在平邑县的土地上续写着爱与温暖的篇章。他们深知,或许无法立刻改变生活,但只要这些美学滋养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所有奔赴就都有了意义 。
未来几日,志愿团还将继续以行动传递温度,让爱的微光,照亮孤困儿童的成长之路,让这份来自青岛黄海学院的爱,在岁月里慢慢发芽、长大。
初审:王如雪 复审:董轩江 终审: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