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丝语绣章”中国抽纱艺术展暨专题讲座在泰启幕

2025-08-20 116 作者: 来源:设计与美术学院

在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我校与泰国格乐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抽纱艺术设计展 “丝语绣章”,于 8 月 15 日下午在泰国格乐大学 “格乐艺术馆” 盛大开幕。这场以丝缕交织的东方韵味为主题的展览,成为两校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我校设计与美术学院院长邵力民教授与格乐大学外事副校长 Prof.Dr.Jaran Maluleem、格乐大学国际艺术学院院长林毓芝博士、中国山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联盟胡国峰副秘书长等领导、老师及在读研究生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格乐大学外事副校长Prof. Dr. Jaran Maluleem 在欢迎辞中高度肯定了本次展览的意义,认为其将成为中泰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能进一步促进两国青年间的跨文化对话,并提及中国抽纱艺术所体现的传统智慧与时代需求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国留学生作为中泰友谊青年使者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努力。

格乐大学外事副校长Prof. Dr. Jaran Maluleem

开幕式后,我校邵力民教授作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抽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现场反响热烈。邵教授介绍,抽纱艺术历史可追溯至12 世纪的挪威哈当厄尔区,1650 年至 1850 年间在挪威达到高峰,约 1885 年传入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北方以烟台最早。他还解释道:“抽纱是通过在布面上按照图案纹样设计要求,有计划、有规律地抽调部分布丝,随后运用绣织等工艺手段组成图案。这种技艺融合了‘减法’的抽纱与‘加法’的刺绣,形成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

邵力民教授作学术报告

本次展览由胡国峰老师担任学术主持。学术报告结束后,师生共同前往“格乐艺术馆” 参观。展览从抽纱艺术的历史入手,以潮汕抽纱艺术风格研究为切入点,以山东抽纱艺术设计推动产业发展为样本,勾勒出中国抽纱艺术的多元谱系。通过精美的抽纱作品、历史文献和互动展示,生动讲述了中国抽纱艺术从西方传入到本土创新的百年传奇,展现了中泰文化交流的深化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文纽带作用。

展览现场

作为我校庆祝中泰建交50 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引发了国际视角下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开幕式现场吸引了中泰两国文化界人士、专家学者及在读研究生逾百人观展。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至8 月 18 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初审:曹莹       复审:王维智      终审:邵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