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思想政治理论课联合集体备课会顺利举办

2025-09-02 103 作者:王海燕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重要时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8月30日,青岛黄海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在青岛黄海学院知信楼举行,会议邀请了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参加。

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安增主持开幕式

会议主会场设于青岛黄海学院知信楼306报告厅,另设335室、336室为分会场,分四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联合备课会开幕仪式,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安增介绍与会嘉宾,青岛黄海学院副校长孟广东为会议致辞,对来参加本次联合集体备课会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此次备课会对思政课资源共享、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致辞,他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联合备课会对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非常有帮助,建议各高校经常举办,轮流举办。

青岛黄海学院副校长孟广东为会议致辞

第二阶段聚焦专家报告与教学展示。主会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进行,报告环节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海儆主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围绕“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专题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海儆主持报告会

张士海在报告中指出破解高校思政课成效显著但“实效性不强”的破解关键在于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分享了思政课授课需遵循的“四个坚持”:坚持“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社会科学最新理论成就。最后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章节的核心问题给出了具体分析思路,为课程教学优化提供清晰指引。这场讲座不仅为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清晰指引,更对推动高校思政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切实发挥立德树人关键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作专题报告

教学展示与专家点评环节由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朱秋莲主持。由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芳教授带来题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教学展示。肖教授以“红船精神”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历史叙事与情感共鸣,带领师生回顾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号召青年勇担时代使命。整堂课兼具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展现了“金课”应有的思想性、亲和力与感染力。展示结束后,朱秋莲邀请现场专家进行点评,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课程教学的理解。

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朱秋莲主持课堂展示环节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芳老师进行课堂展示

分会场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部分由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司林梅主持,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金龙以《讲好“概论”课的几点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周副院长以“讲好‘概论’课的几点思考”为主题,从概论课的由来、为何要讲好概论课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主题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概论课的发展由来,让大家清晰了解这门课程的历史脉络与定位,更深入阐释了讲好概论课的关键价值——它不仅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政局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也是维护国家思想根基的重要防线,更与学校的健康育人方向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影响国家未来发展与民族复兴进程,为在场教师深刻认识概论课的重要性提供了清晰指引。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金龙作专题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部分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泳主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路园以《从一堂课到一门课》为主题,为在场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如何讲好纲要课的深度分享。她提出,讲好纲要课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路径:首先要以精准的教学分析为根基,既要深刻洞悉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性质,锚定课程的思想引领方向,又要细致研判学情现状,找准学生认知痛点与需求焦点,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其次需从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设计研讨双向发力,通过梳理知识脉络、创新呈现形式、打磨互动环节,为课程注入鲜活生命力,提供契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有效供给”;最后则要聚焦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淬炼提升,将专业素养、育人情怀与教学技巧的迭代作为讲好纲要课的“基本保障”,推动纲要课从“站稳讲台”向“站好讲台”“讲活讲台”跨越,真正实现以课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泳主持报告会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路园作专题报告

午后,参会人员参观青岛黄海学院校园,深入了解我校办学特色、思政教育实践等情况,对校园育人氛围予以肯定。随后的课程研讨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讨会分别在对应分会场开展,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方法创新等议题交流探讨,凝聚教学共识。

335分会场讨论环节

在335会议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研讨会分为教学经验分享和问题研讨两大环节。中国石油大学原丽红、王庆忠两位老师分别就“问题导向教学”和“情境教学法”作了专题分享,为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随后,与会教师围绕“两个逻辑”的辩证统一、课程内容重合处理策略、有限课时内的教学优化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诸多具有实操性的教学建议。

336分会场讨论环节

在336会议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间尽显思政课教学探索的活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院长于泳以“民族复兴”为主线,提出将校史资源与行业特色资源“双融入”的创新思路。她系统梳理青岛地区红色资源,探索将地方革命故事与石油工业发展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差异化教学模式。王克霞老师聚焦“沂蒙精神”,分享如何通过挖掘真实人物事迹、设计沉浸式教学活动,让抽象精神具象化、让历史叙事有温度,有效增强课程的思想引领力。

此次联合备课会加强了高校间思政课建设交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平台。参会教师表示,将把会议成果融入教学实践,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初审:徐广志   复审:王艳欣   终审:朱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