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先师 传承文脉|青岛黄海学院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7 59 作者:张雪 来源:党委宣传部

9月27日,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礼敬先师,传承文脉——青岛黄海学院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学校孔子广场举行。黄海生代表一同齐聚圣贤像前,以肃恭之仪礼敬先师,承续诸哲先贤之文脉,共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约。

在语言文化学院(国学院)古筝专修班同学演奏的雅乐《惜光阴》中,仪式正式开始。

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广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国光,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镇江,国学院名誉院长于善懃及师生代表依次向至圣先师孔子像敬献花篮。

国学院名誉院长于善懃代表全体黄海学人,恭读缅怀至圣先师孔子祭文。“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仁为己任,任重道远。缅怀先师,圣德昭彰,佑我学子,成栋成樑......”祭文字字恳切,既是对先师的追念,更是我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庄严承诺。

全体师生束整衣冠,庄严肃立,面谒至圣先师行三鞠躬礼:一鞠躬敬仰先师德配天地,二鞠躬铭记先圣道冠古今,三鞠躬传承文脉任重道远,以此表达对先师的崇高敬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场师生集体诵读《大学》《论语》选段,以声传意、以心悟理,让经典之声回荡校园,让先师智慧浸润心灵。

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广东讲话。他表示,青岛黄海学院作为一所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更是打造办学特色、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育人”理念,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他指出,纪念孔子,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他的思想,要将纪念活动激发出的敬仰之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希望同学们能深刻感悟先师智慧,自觉传承中华文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珍惜时光,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今日的八德路,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30余个摊位错落有致,从能玩、能学的手作技艺,到能尝、能品的特色美食,应有尽有,恰似传统文化的百宝箱,将沉浸式体验与传统文化展示融为一体,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传统文化盛宴。

青岛市民俗学会会长田清来与协会十余位非遗匠人一同来到活动现场,与黄海学子共赴这场传统文化盛宴。葫芦烙画、巩氏根艺、木版年画,古老技艺折射岁月之光;宋代点茶制香、非遗螺钿、非遗绒花,尽显华夏高雅审美。

田清来会长表示:“今天我们协会带来了胶东绣球、瑞蚨祥丝绸饰品、蚕丝绒花、崖柏雕刻等十多个非遗项目,让黄海师生近距离观赏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也能触摸到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温度与坚守。”

活动现场,锣鼓铿锵,色彩绚丽的醒狮在同学们默契的操控下,腾挪闪转,尽显灵动。京剧研修班同学们带来的京剧《天女散花》,随着唱腔的起伏变化,绸带舞动间展现出敦煌飞天的翩翩风姿,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儒家茶道社、长歌汉文化协会、琅琊文学社、国学社等校内传统文化社团也悉数登场,尽展黄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育人的丰硕成果。歌汉文化协会会长熊欣斓说:“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我们社团的小伙伴们精心装扮,只为向大家展示汉服的独特魅力。”

在传统游戏互动区域,投壶雅戏的参与者屏气凝神、瞄准投掷,在规则中学习把控节奏;国风灯谜前,师生们驻足沉思、热烈讨论,在解谜过程中体验思维碰撞的乐趣;蹴鞠区域,一场“古风版”足球赛激情上演,学生们踊跃上场,感受蹴鞠的踢、蹴、蹋等技巧,于动静之间体会传统文化“张弛有度”的深刻智慧。

办学29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育人"已经成为学校"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庄重的仪式是为了更好的铭记,深刻的思考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自觉地礼敬先贤,传承文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共同营造我校崇德尚学、尊师重教、修身立人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摄影:张雪、张祚安、庞奇良  初审:张雪  复审:齐震、宋毅轩   终审: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