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学子在首届山东高校创意写作大赛中荣获多项奖项

2025-10-13 48 作者:徐琳 来源: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2025年10月9日,由山东高校创意写作联盟、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的首届山东高校创意写作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本次大赛共收到全省高校投稿263篇,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0项,竞争激烈。我校在19个奖项中获得三等奖两项,优秀奖四项,获奖比例高达31.6%,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这一成绩不仅体现我校学生个体写作创作能力与活力的提升,更反映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以写促思、以文化人”教学理念的有效实践。

大赛鼓励青年学子深入明水古城,通过实地探访与文学创作,解码城墙垣壁间的历史记忆,捕捉市井烟火中的文化肌理,书写泉水涌动间的生命哲思。参赛作品以多元视角展现了古城的地方性文化资源与现代转化潜力,体现了创意写作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导向。我校学生在本次参赛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的非虚构叙事、田野调查等方法应用于创作,通过细腻观察与情感沉淀,完成了兼具人文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语言文化学院王硕同学的《泉眼里的春秋》以泉喻史,串联古今变迁;国际商学院杨振霄同学的《砖缝里的光阴》以微观视角凝望古城沧桑;医学院陈珮瑜同学的《时代交织,明水古城》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国际商学院孔天绪同学的《墨泉的回声》是水墨意境与哲学的思考;教育学院高明月同学的《<明水謡>一座古城的千年叙事》将宏大历史与个体记忆交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边展康同学的《千年清照,一脉明水》将文人精神与地域文化呼应。获奖作品均以明水古城为创作母体,既有对李清照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有对泉水生态美学的当代解读,体现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扎实的文本驾驭能力。

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以赛事为契机,构建“以赛激创、以赛促思”的教学实践闭环。备赛期间,写作中心与中文系教师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素材梳理、文本研讨和多轮修改,将“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教学理念融入指导全过程。通过创意写作工作坊式辅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强化对地方文化的感知与创造性表达,最终输出的作品兼具故事性与思想性。获奖学生代表表示:“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与泉水畔,我们不仅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更体会到文字承载历史与情感的重量。写作中心的指导老师鼓励我们‘写你所见、所感、所知’,让创作真正扎根于生活。”这种对创作的热忱,正是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长期致力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素养。通过赛事实践,学生不仅提升文学表达能力,更强化了对齐鲁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

此次大赛是山东高校创意写作联盟成立后的重要活动,旨在推动山东省高校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我校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将持续深化“以创造性表达为驱动,以地域文化为根基”,实现写作教学从“技能训练”向“价值赋能”的转型,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文学实践活动,将通识写作教育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具有文化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写作人才。

初审:徐琳 复审:周忠高 终审:刘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