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第五届全国钱学森班(院、校)工作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2025-11-10 35 作者:周曼丽 来源:钱学森学院

2025年11月7日至8日,由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钱学森班(院、校)工作论坛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集大成智慧,答时代之问——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新路径”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钱学森班(院、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及相关教育机构代表齐聚山城,共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共绘新时代育人创新实践新蓝图。

为向钱学森同志归国70周年致敬,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推动我校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李镇江、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玉杰、骨干教师周曼丽参加了本次论坛。陈玉杰副院长在分论坛以《厚植科学精神,共育创新英才——青岛黄海学院钱学森学院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实践》为题作报告。

开幕式上,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冠名管理委员会主任曲麒富宣读“钱学森班、校冠名申请批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为41家新成立的钱学森班(院、校)逐一授牌。

原马兰基地政委、“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将军孔令才作题为《学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做新时代强国复兴征程上的追梦人》的主旨报告。

论坛于下午同步举行三场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筑体系·育英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构建”聚焦课程体系与协同机制;分论坛二“强内核·铸底色——科学精神引领下的育人探索”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格培育;分论坛三“启智慧·照前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未来愿景”展望教育变革方向。

陈玉杰副院长在分论坛以《厚植科学精神,共育创新英才——青岛黄海学院钱学森学院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实践》为题作报告。系统介绍了我校钱学森学院的筹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精神融入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我校在传承钱学森教育思想、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论坛上,通过聆听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高利、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院长夏唐斌、重庆市巴蜀中学副校长宋晓宇、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大校副院长谭洪涛、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校长助理李维、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姚海根,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朱廉等20余位专家的案例分享,现场对话交流,为我校钱学森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闭幕式上,钱永刚教授作了《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的主旨报告。他通过珍贵的家书、手稿与历史影像,系统梳理了钱学森在人生关键节点作出的五次重大选择——从选择攻读航天理论、选择归国奉献,到选择承担“两弹一星”伟业、选择推动系统科学发展,乃至晚年选择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每一次选择,都彰显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科学远见。钱教授指出,父亲的一生,正是对“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并勉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将这份精神财富融入育人全过程。报告最后,一段跨越时空的钱学森数字人视频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再现了人民科学家的殷切期望,为整场报告画上了震撼而深情的句点。

本次论坛活动,不仅是对钱学森教育思想的深刻践行,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汇聚与使命的再出发。

编辑:周曼丽    复审:陈玉杰     终审: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