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第十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开幕
2025-11-19
42 作者:张雪 来源:党委宣传部
11月19日上午,青岛黄海学院第十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在知信楼B01报告厅隆重举行。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二级调研员卜瑕,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主任徐继武,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纪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国光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孙延贺主持。
卜瑕副主席致辞,她表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大学正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青岛黄海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已传承十七届,是黄海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要品牌。希望学校继续发挥产教融合发展优势,不断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新局面,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刘纪新副校长表示,科技是时代进步的车轮,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命脉。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拥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学校矢志不渝的追求。本届科技文化节不仅是一场科技文化盛宴,更是对我校教育教学成果、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阅与集中展示。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舞台,心怀“国之大者”,做有格局的创新者;践行“知行合一”,做有能力的实干家;融通“科技人文”,做有底蕴的复合型人才。让黄海科技文化节成为点燃无数黄海学子创新梦想的火炬。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二级调研员卜瑕,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主任徐继武,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纪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国光,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镇江,科研服务部副部长刘华,教学工作部副部长刘浩共同为本届科技文化节启动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师生代表一同参观四文化融合育人成果展。
本次成果展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创新高地,面向国家需求,以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大国工匠文化、创新创业文化”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夯基垒台,分为知信楼、知行楼两个展区。
智能制造学院电子创新协会成员郑茂翔带来了他们协会的最新作品——农药喷洒机器人。“我们的农药喷洒机器人可以通过履带行走,它的两侧有可伸展的喷洒管,上方有风炮,无论较高或者较矮的植被都可以进行喷洒。它还安装了视觉传感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植被的特点进行智能化的分量操作。这个作品最近在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郑茂翔介绍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晏道则展示了他们学院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他说:“我们在老师和校企合作导师的带领下对这个机器人进行了二次开发,目前它可以做出行走、敬礼、握手、比心、点赞等动作,还可以打太极。后续我们还将开发语言模块,进一步增强机器人的互动性。”
在创新创业文化展区,一组栩栩如生的琉璃花卉展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组展品的作者,影视学院2025级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杨一帆介绍说:“我来自中国琉璃之乡淄博,师从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苗。来到黄海学院求学,我想通过琉璃创业的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为我提供了免费的工作室场地,还有今天科技文化节的展位,让我这个大一新生敢于迈出创业第一步。我认为玻璃是材质,琉璃是艺术,我有信心让传统琉璃技艺在校园生根发芽,甚至走向更大的舞台。”
本次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期间,智能制造学院第七届大学生科技节、智慧城市工程学院第十二届建筑技能文化节、国际商学院第五届儒商文化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十五届计算机科技文化节、钱学森学院第一届“星火科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惠灵顿学院第一届双城创艺系列活动等十余项“一院一品”活动,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挑战赛、工程造价专业成图设计大赛、绘画专业“万物生·生万物”绘画艺术大赛、动画专业首届“惠灵顿杯”动画创作公开赛等四十余项“一专业一竞赛”活动也将陆续展开。结合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及前沿行业需求,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浓郁氛围,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
摄影:张雪 初审:张雪 复审:齐震 终审: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