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结硕果,润物无声再扬帆——我校智能制造工程教师团队成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1-08-29 6844 作者: 秦富贞 来源: 智能制造学院

近日,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刘纪新教授带领的“智能制造工程教师团队”成功获批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目前,团队现有教师30人,教授19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双师双能教师已达78%。

教师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践行“知行合一”校训,传承“十大师德”理念,推进“三全育人”建设,强化“精技善能”育人方略,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师风优良、育人理念先进、科研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凝聚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方面,团队将师德师风高标准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环节。团队中涌现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山东省创新导师3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山东省民办优秀教师3名、青岛市教学名师3人、青岛市首席技师2人、青岛市劳动模范1人以及各类国家、省市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32人次。

教育教学方面,团队认真调研、分析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形成了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三全-协同”育人模式。在团队带头人带领下,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获得2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1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专业,5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玩转机器人》课程被“学习强国”平台全程收录。团队成员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近年来,主编教材6部,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主持《基于OBE的地方高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市厅级、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8项,获教育部思政司民办高校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科研创新方面,团队坚持教科相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引导,围绕地方产业集群,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山东省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团队和山东省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需求,重点开展了高效绿色精密切削加工、工业机器人及海洋智能装备的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市级项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5项。先后获山东省民办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发明专利10余件。团队主导建设了8个创新工作室,以科技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奖国家级80余项,省级1100余项。

社会服务方面,团队成员坚守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面向区域行企业,先后开展了薄板液压成型数字控制装备研究与产业化、水稻适度加工双层智能碾磨系统、管外爬管机器人及海水养殖无人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20余项,为区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团队成员3人受聘担任各级技能大赛裁判员,服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11人担任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咨询专家,在项目管理中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教师团队将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砥砺前行。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进一步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和团队专业建设,以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抓手,形成团队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

初审:王艳杰         复审:孙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