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纪实|“启航·童心筑梦” 服务队:以爱为帆,让知识在北江路社区绽放

2025-07-24 69 作者: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正值暑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启航?童心筑梦” 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走进黄岛区北江路社区 “青桐学堂”,开启了为期20天的公益教学活动。他们以公益教学为载体,用青春热忱点亮童真梦想。当夏日的蝉鸣与童真的笑语交织,当志愿的热忱与求知的眼神相碰,一场关于成长与陪伴的温暖故事,在青桐学堂悄然展开。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与满腔热忱,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了知识与希望的活力,用实际行动识与希望的活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天,初见的温暖到创意的绽放

初抵社区,用行动搭建爱的课堂

清晨的阳光刚洒向街道,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便带着物资登上了前往社区的公交车。抵达社区后,大家默契分工:擦桌子、摆座椅、整理教具,原本空旷的教室很快被收拾得整洁明亮。不久后,背着小书包的孩子们陆续到来,好奇地打量着教室里的一切。志愿者早已在门口摆好签到表,孩子们踮着脚在自己的名字旁画上小勾或贴上星星贴纸,一笔一划的认真模样里,藏着对新课堂的期待—— 青桐学堂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课业辅导:耐心陪伴,扫清知识障碍

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围在孩子们身边,一对一辅导暑期作业。遇到数学难题,他们拿起草稿纸画图讲解;碰到生字生词,他们轻声示范发音;对于错题,他们耐心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错误原因。

班会时光:从陌生到熟悉,共筑“班级约定”

“我叫乐乐,喜欢画画,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我是志愿者老师,擅长折纸,之后可以教大家哦~” 班会课上,自我介绍环节热闹非凡。当轮到性格内向的小朋友时,她攥着衣角不敢说话。志愿者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没关系,你可以说说喜欢的小动物呀。” 在鼓励声中,小美小声说出 “我喜欢小猫”,话音刚落,便收获了全班的掌声。

随后的“班级公约制定” 环节更是充满童趣。“不能在走廊追逐打闹”“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垃圾要扔进垃圾桶”……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出想法,志愿者认真地把这些 “约定” 写在彩纸上。最后,每个孩子都在公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稚嫩的笔迹里,藏着对规则的认同与对集体的归属感。

暑期安全课:“童” 行夏日,守护成长防线

“小朋友们,看到野外的池塘能随便下水吗?”“不能!” 安全教育课上,志愿者以《夏日安全 “童” 行 —— 暑期安全守护指南》为蓝本,用动画短片和互动问答的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从“危险水域的识别” 到 “正规泳池的安全规范”,从 “湿手不碰电器” 的用电提醒到 “七步洗手法” 的饮食卫生要点,再到 “楼道不堆杂物” 的消防知识,志愿者们把枯燥的安全知识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记得住的 “小贴士”。课后,孩子们拿起彩笔,用手抄报画出 “我的安全小口诀”。

粘土手工课:指尖生花,创意无边界

“这是德国传来的‘魔法粘土’,轻轻一捏就能变成任何你想变的东西哦!” 志愿者举起五颜六色的超轻粘土,孩子们的眼睛瞬间被点亮。

课堂上,志愿者先讲解了超轻粘土的发展史,随后示范了花朵、小动物、水果的做法。但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天马行空”。有的孩子捏出了顶着草莓碎的双色冰淇淋,甜筒边缘还特意做出脆皮的褶皱;有的用心搓出层层叠叠的花瓣,凑成一束粉白相间的花束,说要送给社区的阿姨;还有个小姑娘专注地揉着紫色粘土,一点点捏成戒指的形状,踮着脚往志愿者手背上套:“姐姐,这个给你,像不像童话里的魔法戒指?”

第二天:穿越古今,在知识的星河中遨游

课业辅导再续: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第二天的课程从熟悉的课业辅导开始。经过前一天的相处,孩子们和志愿者更加亲近,遇到问题会主动举手。

宇宙知识科普:抬头仰望,探索星空奥秘

“大家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变圆变弯吗?”“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呀?” 宇宙科普课上,志愿者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带孩子们走进浩瀚星空。从 “天圆地方说” 到哥白尼的 “日心说”,从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到人类登月的壮举,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发出 “哇” 的惊叹。

雕版印刷体验:触摸非遗,感受文明的温度

“这是流传千年的‘文字魔法’—— 雕版印刷!” 志愿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木板和油墨,向孩子们介绍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从唐代《金刚经》的印刷传奇,到 “写样、贴版、刻版、刷墨、覆纸” 的完整流程,志愿者一步步演示。当孩子们亲手印出第一个 “福” 字时,都兴奋地举起来展示。

文字的起源:解码符号,读懂文明的密码

“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 最后一课,志愿者带孩子们追溯文字的演化史。从结绳记事、岩画传意,到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国殷墟的甲骨文,再到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孩子们在欢笑中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

总结复盘会:聚力反思,让爱更有方向

课后,团队召开总结会,梳理了两天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针对学生年级跨度大、课业辅导难以兼顾的情况,计划后续按年级分组,提前收集各年级作业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孩子对宇宙科普中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决定增加实物模型等具象化教具;为避免手工课材料分发混乱,将提前分装材料包并标注颜色。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调整能让教学更贴合孩子需求,也为后续活动积累了经验。

每一堂课的准备,每一次耐心的解答,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在诉说着“三下乡” 的意义 —— 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陪伴的温暖、成长的力量。

初审:王如雪    复审:董轩江     终审:李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