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光而行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暖苗计划”服务团队以爱为壤,播撒希望之光
2025-08-13
22 作者:王如雪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沐光而行·乡育新苗”暖苗计划服务团队于2025年暑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教育关爱实践活动。团队以“扶智扶志”为核心,精心设计系列课程与活动,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伊始,服务团队在实践地举行了庄重的开营仪式。仪式上,团队深情宣读了“感恩清单”,并向长期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爱心单位与个人代表颁发了定制纪念牌匾,以最诚挚的敬意回馈社会各界的无私善举。随后,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分发精心准备的礼物,传递了关怀与鼓励,为后续活动营造了温暖和谐的氛围。
团队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环节。由经验丰富的志愿团团长苗成喜同志牵头,志愿者们化身“安全守护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防溺水安全讲座。讲座紧密结合乡村环境实际,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溺水危害、危险区域识别及防范要点。重点围绕“自救”与“互救”技能,清晰演示了落水后保持冷静、仰漂自救、大声呼救的正确方法,并着重强调未成年人应智慧施救的原则,即立即呼叫成人、利用长竿或漂浮物等工具间接救援。讲座采用理论讲解与互动问答相结合的形式,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参与,围绕“雨天河边活动注意事项”、“发现同伴落水如何应对”等实际问题积极提问,在热烈讨论中切实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夏令营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安全防线。
当日下午,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心手相印”主题团队旗帜绘制活动。志愿者们俯身与孩子们协作,引导他们以手掌为画笔、色彩为语言,在画布上共同描绘队伍标识。孩子们充分发挥奇思妙想,用斑斓的色彩表达对世界的认知与热爱;志愿者们则以耐心陪伴传递温暖。每一枚手印、每一道色彩,都承载着志愿者与孩子间真挚的情感互动,凝聚着团队的向心力。此次活动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次深刻的“心与心”的交流,在共同实践中深化了彼此的情感联结。
此次“沐光而行·乡育新苗”暖苗计划实践活动,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服务团队深入平邑县,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在童心原野,通过趣味课堂、心灵陪伴、安全教育、团队建设等多维度活动,有效拓展了乡村儿童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内生动力。志愿者们也在倾情奉献中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深刻体悟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初审:王如雪 复审:董轩江 终审:李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