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9日,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青岛黄海学院圆满落幕。会议由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主办,青岛黄海学院与济南大学联合承办,青岛市社会心理学会、山东齐鲁心理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沁心(济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协办。本次年会以“社会心理服务与健康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300余位全省心理学专家学者、一线实践工作者及教育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探行业前沿,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11月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青岛黄海学院知信楼B01报告厅举行。
青岛黄海学院副校长刘纪新致辞,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服务工作,愿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学界同仁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书记卢琦在致辞中指出,济南大学长期与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深度合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未来将继续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助力山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质升级。
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杨昭宁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社会心理服务的模式与生态,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亟需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普惠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他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共同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后,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接续召开。会议第一阶段审议并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以及《学会章程(修订草案)》和《会费标准(修订草案)》;会议第二阶段,选举产生了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监事会;新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会选举产生了监事长。陈功香同志当选会长,标志着学会发展迈入新阶段。
会员代表大会结束后,2025年学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4场高水平的特邀报告与14场形式多样的专业工作坊交织进行,构成了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操作的完整学术图景。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闽南师范大学陈顺森教授、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徐夫真教授分别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宏观构建、箱庭疗法的临床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带来的行业变革以及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议题作了深度分享,为与会者带来了思想的启迪与方向的指引。
实践工作坊环节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工作坊聚焦青少年心理发展、职业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等热点议题,内容涵盖舞动治疗、心理剧、沙盘游戏、OH卡牌等多种流派与技术,充分展现了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多元化、本土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1月9日上午举行闭幕式。大会表彰了优秀学术成果,14位青年学者凭借其创新性研究荣获优秀论文奖,展现了心理学领域新生代的科研活力与潜力。颁奖典礼上,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
教育学院副院长刘艺敏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此次年会是学习与合作的绝佳平台,学院将把会议收获的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融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履行高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使命。
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王新颖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不仅完成了学会换届工作,更在学术交流、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学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凝聚学界智慧,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山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事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凝聚了共识、探索了路径,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心理学领域落地的一次重要实践。
摄影:杨丹丹 初审:杨丹丹 复审:张若愚 终审:刘艺敏、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