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赴中郝峪村开展文化考察
2025-10-30
59 作者:朱家彬 来源:设计与美术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建+专业实践”融合育人理念,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能力培养深度结合,近日,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牵头,环境设计系主任杨元帅、课程负责人朱家彬带领2024级环境设计本科1-3班全体学生,赴淄博博山池上镇中郝峪村开展《文化考察》课程实地调研。此次考察以“挖掘乡村文化内核,探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路径”为核心,既是专业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第二党支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具体行动。
中郝峪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实践,以及“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与现代文旅功能融合”的建设模式,为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提供了鲜活样本。考察前,杨元帅主任结合党支部“专业服务社会”的党建目标,为学生明确调研方向:“环境设计不仅是空间美学的创造,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民生需求的落地。此次考察要以党员的责任意识,带着问题看、带着思考学,把村落的‘文化基因’转化为设计的‘创新密码’。”朱家彬老师则结合《文化考察》课程大纲要求,从专业维度拆解调研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村落公共空间规划、民居改造中的“在地性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方式。
考察过程中,师生团队以“沉浸式调研+互动式学习”的方式深入村落肌理。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先后走访了村落核心景观带、传统石板房改造民宿、非遗手作工坊等关键节点。杨元帅主任结合党支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课题,与工作人员围绕“设计如何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展开座谈,详细了解村落规划中“党员带头拆违、群众参与共建”的基层治理经验,向学生解读“党建+设计+产业”的乡村发展逻辑;朱家彬老师则聚焦专业细节,指导学生用拍照、访谈记录等方式,系统梳理石板房的建筑形制、当地石材的运用技巧,以及村落公共空间中“村民议事、游客休憩、文化展示”的多功能融合设计,助力学生构建“乡村环境设计元素库”。
在民宿改造现场,师生与民宿经营者深入交流,了解“保留传统屋顶结构、增设现代卫浴设施”的改造痛点,以及“民宿软装融入博山陶瓷、剪纸等非遗元素”的设计思路。学生们分组完成调研任务:一组聚焦公共空间使用需求,通过问卷、访谈收集村民与游客对休闲节点的功能建议;另一组针对闲置老院,尝试绘制“保护+活化”的改造草图,将中郝峪村的“山水符号”“民俗图腾”融入设计方案。过程中,杨元帅主任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头参与调研访谈,鼓励学生“既要做专业的设计者,也要做乡村文化的传播者”;朱家彬老师则逐组指导,从课程目标要求出发,帮助学生完善调研数据整理方法,确保调研成果能为后续“乡村环境设计方案”提供扎实支撑。
此次中郝峪村文化考察,是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党建引领专业实践”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党建目标与课程目标深度融合,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调研能力,也强化了其“以设计服务社会、以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下一步,教师第二党支部将继续以《文化考察》等实践课程为载体,推动“党建+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懂文化、会设计、有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杨元帅 复审:张宗元 终审:王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