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志愿服务|背上行囊,山东青岛黄海青年把青春故事写到西部边疆

2020-05-06 11789 作者: 来源:

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从黄海之滨跨越千里,到祖国边疆投身“西部计划”,在西部基层,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开启了时代的青春旅程。他们是最美的劳动者、志愿者,在西部大地的诗和远方中,践行者当代青年的初心和使命。

学子将 “雷锋精神”带到祖国边疆

刘洋,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15年毕业于山东青岛黄海学院,同年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参与基层青年工作。

刘洋自小便有一种“新疆情节”,当他了解到学校正在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声音便久久回荡在耳边。最终,经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和考验,他最终以青岛黄海学院首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踏上了去往新疆服务基层建设的征程。

在阿勒泰团地委,他作为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总联络员,积极主动带领志愿者们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民族团结爱心林”,线上线下向国内外游客推介阿勒泰农牧产品……在自治区团委志愿者工作部,他参与了2016年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1800余名志愿者的培训派遣工作。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阿勒泰地区项目办、新疆项目办评选为西部计划新疆专项2015—2016年度优秀志愿者。

2017年7月,在乌鲁木齐高新区工作的刘洋在朋友圈看到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一位维吾尔族阿姨因肾脏移植手术,导致心、肺、肝功能急速衰竭,亟待血小板救助。刘洋第一时间同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在确认消息属实后,于第二天一早来到乌鲁木齐市中心血站进行血小板采集。7月14日,刘洋接到病人女儿阿依扎丹·塔依尔打来的电话,说他捐献的血小板已经输入了妈妈的体内,病情也明显好转。听到这个消息,刘洋激动不已,悬着的心也松了大半。7月16日,刘洋见到了已经转危为安的玛依努尔·吾买尔阿姨。一见面,阿姨用不是很标准的汉语,激动地对刘洋说:“谢谢您,您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2020年疫情期间,他先后捐出600元特殊党费,用于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向母校黄海学院捐赠了1000个防护口罩作为防疫物资。刘洋说虽然毕业五年,但他始终不曾忘记母校“知行合一”的校训和发扬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也许这就是一名服务在边疆基层的黄海人的初心和使命。

别样西部人生,不只有诗和远方

高鳌,青岛黄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13级学生,2017年8月,出于对西藏的向往,他通过西部计划来到西藏。从渐渐出现的高原反应到那曲当地气候的“喜怒无常”,高鳌渐渐意识到,援藏生活不仅仅只有诗和远方。高鳌说:“那曲早上太阳照常升起,中午就开始下雪,有时候还夹杂冰雹,一天之中可以体验四季。当地有句戏谑的话,那曲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在住建局工作的高鳌与同事一起驻村,有一次他和驻村队长想到县里买点生活用品,从乡里到县里一个来回要四个小时,于是他们借了一辆摩托车。到乡里的路不好走,在路上出了车祸,高鳌从后座飞了出去,庆幸的是,并没有发生大的意外。

尽管条件艰苦,高鳌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努力,他成功报考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将继续用自己的所学来服务西部。高鳌说,这里有蓝天白云、圣洁雪山、威严庄重的布达拉宫,更有我自己的别样人生。

像刘洋、高鳌一样投身西部建设的黄海青年还有很多,他们从黄海之滨启程,奔赴新疆、兵团、西藏、宁夏、重庆、青海等地,进行1—3年的基层社会管理、基层青年服务、支教支农等工作,努力克服艰苦环境带来的巨大身心挑战,用青春和热血建设祖国的边疆,令人感动敬佩。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14375576266778671524&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437557626677867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