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摘金
2025-07-01
44 作者:王福悦、张钟涛 来源:
近日,我校影视学院2023级戏剧影视表演系六班学生王梓与青年教师张钟涛凭借原创音乐作品《老陶》,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好创意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音乐舞蹈专项,歌曲创作类(非专业组)国赛一等奖。全国获此殊荣者仅三项。


王梓(左)与张钟涛老师
该作品灵感源自我院戏剧影视表演六班毕业大戏《暗恋桃花源》中的“老陶”一角。在话剧中,王梓同学扮演的“老陶”老实木讷,遭受了妻子的背叛。郁愤的他梦游桃花源后,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世界和余生,完成了从“束缚”到“自由”的转变。
王梓同学用流行音乐表达了饰演老陶的体悟,张钟涛老师用家乡的婺剧唱腔演唱古文《桃花源记》片段,借韵律与词句,勾勒出老陶的特质与命运。作品展现了老陶从情伤沉郁到心境释然的爱情故事,映照出他对人生际遇的深深不甘与无奈。
2023级戏剧影视表演六班《暗恋桃花源》剧照
王梓(左一)饰演“老陶”
匠心淬炼·幕后耕耘
从舞台到录音棚,师生们付出了无数辛勤的汗水。《老陶》的诞生,离不开师生二人于知韵楼302电影混音教室内一个月的辛勤耕耘。在张钟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王梓同学肩负起编曲、作曲及演唱的重任。这一个月,恰逢毕业大戏排练如火如荼,学业与彩排的双重压力如山。为了不耽误任何一环,王梓同学几乎榨干了所有课余时间,常常在排练间隙或课后匆匆奔赴混音室。无数个深夜,302教室的灯光成为校园里最执着的守望者——王梓与张钟涛老师并肩奋战于此,反复调试每一个音符的音色与位置,打磨每一处声音的衔接与层次,精益求精直至深夜。键盘的敲击、设备的嗡鸣与师生专注地讨论交织在一起,见证了他们克服时间冲突与技术挑战的坚韧。
当收到获奖证书时,王梓同学如此说道:“这个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学院老师们的支持,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张钟涛老师,他发现了我在编曲上的天赋,并鼓励、协助我创作出《老陶》这个作品。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艺术实验室,能够让我们拓展自己的专业边界,发现自身的无限可能。”
张钟涛老师在电影混音教室指导
协同育才·学院赋能
《老陶》的创作过程,亦是影视学院跨系协作的生动写照。影视系刘晨、祝凯睿老师作为技术顾问,提供了关键设备的技术保障;动画系王福悦老师则亲自操刀,辅导王梓同学完成了歌曲的视觉设计。这一无缝衔接的合作,深刻体现了影视学院打破系部壁垒、凝聚合力共筑精品成果的办学理念。
影视学院院长薛永武教授对此高度评价:“《老陶》是课堂理论在艺术实践中成功落地的典范,充分彰显了黄海学院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实践能力方面的育人成效。学院将矢志不渝地打造更广阔的艺术创新舞台,为每一位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创造良好条件,助其绽放璀璨光芒。”
初审:刘丹 复审:李建军 终审:薛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