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车辆工程系携手卢旺达Great Lakes Energy公司开展国际产学研交流活动
2025-11-11
40 作者:迟红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
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推动产学研协同,2025年11月5日至6日,青岛黄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助理王可栋、车辆工程系主任迟红携手卢旺达Great Lakes Energy Ltd(大湖能源有限公司)代表团,先后赴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日森机电有限公司开展三方产学研合作交流及访企拓岗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能源技术与冷链运输装备等前沿领域,旨在构建“中-卢”校企合作桥梁,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深化中非产能合作已成为重要方向。卢旺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方,在能源基础设施与冷链物流等领域需求旺盛。11月5日下午,代表团到访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冷链装备与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澳柯玛展示了其在新能源冷链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代表团重点参观了其新能源冷链技术展厅与智能化生产线,并就移动冷链储能设备等双方共同关注的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可栋表示,青岛黄海学院希望携手澳柯玛这样的链主企业,共同探索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人才”协同输出模式。
大湖能源公司总经理Honore Basazababo对澳柯玛在新能源冷链及绿色能源产品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出浓厚兴趣,对青岛黄海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非常赞赏,并指出,卢旺达及东非地区正大力推动绿色能源和现代冷链物流网络建设,高效、稳定、适应热带气候的冷藏解决方案市场前景广阔,期待与中方高校和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实施本土化项目。
11月6日上午,代表团一行抵达青岛日森机电有限公司。作为在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日森机电的产品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参观其精密制造车间与研发中心时,双方重点就适用于热带地区的太阳能充电站建设的专用设备、非洲特殊工况下的设备适应性改进等议题交换了意见。王可栋在座谈中提出,三方可以在“海外技术订单班”“校企共研技术难题”等方面率先启动合作,由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和人才标准,学院整合师资与科研力量,与大湖能源共同落地实施,实现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应用”再到“市场服务”的全链条覆盖。
本次交流活动,是智能制造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学研国际化协作的一次务实举措。通过搭建“中-非-企”三方对话平台,不仅为学生在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开拓了高质量的就业与实习岗位,更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聚焦能源与冷链赛道,实现校企协同出海”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初审:迟红 复审:迟红 终审:王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