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开讲!胡一梁教授来校指引 AI 时代创作 “不可替代” 之路
                        
                            
                                2025-10-31 
                                    57 作者:颜亚男 来源:影视学院
                        
                     
                    
                        
	 
 
	 
 
	
	10月28日,浙江传媒学院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省视听媒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浙江省高校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胡一梁教授应邀到我校影视学院,开展题为“做AI无法替代的独特创作者”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影视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桑小昆主持,学院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参会。
	
	 
 
	胡一梁教授以“跟时代、融科艺、强韧性”为主线,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创作路径与个人成长。他开篇强调,不同时代有不同发展逻辑,在数字化浪潮中,个体、专业与学习都需紧跟方向,仅凭传统技能已难应对挑战,唯有更新认知、强化创新与数字能力,方能避免被AI替代。胡教授进一步提出个体发展的四大标准:认知适配是前提,要不断更新思维;创新与数字化能力不可或缺,需持续探索实践;价值独特性是核心,应掌握思维逻辑而非依赖工具;社会赋能价值是标尺,专业能力应助力社会进步。
	面对AI对创作领域的冲击,胡一梁教授重点阐释了“不可替代”的三大关键路径:“跟时代”强调扎根现实、洞察社会,形成AI难以复制的时代感知;“融科艺”倡导以AI为工具提升效率,以艺术思维主导创作,塑造独特风格;“强韧性”则是以热爱为驱动,持续创新、创造新价值,从“知之者”迈向“好之者”与“乐之者”。他提醒,AI正在重构岗位价值,基础工作逐渐被替代,唯有核心创意与运营职能得以留存,创作者应积极拥抱变化,在AI浪潮中找准自身“不可替代”的坐标。 
	 
 
	随着讲座接近尾声,胡一梁教授不仅拆解了AI时代的创作挑战,更给出了清晰的破局路径。对创作者而言,与其畏惧技术变革,不如以“跟时代”锚定方向、以“融科艺”激活创意、以热爱驱动创新——如此,便能在AI浪潮中找到专属自己的“不可替代”坐标。
	初审:王然       复审:李岳    终审: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