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十年共育锋华路 谱写育人新篇章——贺《雷锋》杂志创刊10周年
2025-08-18
221 作者:宋庆泽 李镇江 来源:《雷锋》杂志强国号
十年携手,十年耕耘。《雷锋》杂志与青岛黄海学院紧密合作,以杂志社强大的媒体平台为依托,共同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新路径。这十年,是雷锋精神在校园璀璨绽放的十年,更是双方深度交融、双向赋能,依托权威平台谱写办学育人崭新篇章的十年。
一、融媒聚力,共筑育人平台。
《雷锋》杂志青岛工作站在黄海学院的设立,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石,也为学院学雷锋实践提供了权威的传播与理论支撑平台。依托杂志社精心构建的“文明号”“强军号”“雷小锋号”等融媒体矩阵(涵盖纸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学院实现了学雷锋资源的“双向奔赴”与“良性循环”。
品牌输出的“扩音器”:学院“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实践结晶——“红色革命文化铸魂育人”及“五融入”兴校育人的“黄海模式”,通过《雷锋》杂志的深度报道、专题策划,系统化、专业化地走向全国。十年间,百余篇学院育人案例和师生故事登上杂志及其网络平台,将黄海经验从青岛一隅汇入全国学雷锋洪流,显著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思想养分的“输入源”:杂志每期策划的深度报道、新时代雷锋式模范事迹,第一时间传递至校园。这些内容成为学院思政教学、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素材与思想引擎。刊物覆盖雷锋馆、图书馆、二级学院资料室、雷锋班级、学生社团及附属幼儿园,确保师生便捷获取最前沿的雷锋精神研究成果与鲜活榜样故事,为学院雷锋精神教育注入不竭思想活水。
二、平台赋能,深化育人实践。
《雷锋》杂志平台深度融入学院育人血脉,成为全方位推动雷锋精神育人的关键赋能者。
师生成长的“展示窗”:杂志为师生提供了学习、思考、表达雷锋精神的高端平台。学院常态化组织杂志专题研读会、学习沙龙,深化对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当师生的实践案例与成长故事在杂志融媒体平台刊发时,这份来自权威媒体的认可,极大激发了师生的荣誉感与内驱力,使“学雷锋、引雷锋、做雷锋、育雷锋”内化为自觉追求,蔚然成风。
顶层设计的“智囊团”: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多次率团队、专家亲临学院,成为学雷锋实践的“最强顾问团”。他们带来权威理论解读与感人报告,深度参与学院学雷锋活动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指导。从工作站落地到“雷小锋幼儿园”揭牌,从雷锋精神融入“五育人”体系到探索“常态化、机制化、长效化”路径,杂志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智慧,有力推动了“黄海模式”的成熟完善。
三、硕果盈枝,彰显育人成效。
依托《雷锋》杂志平台的强力助推与广泛传播,黄海学院学雷锋之树根深叶茂,育人硕果累累。
学院年均超4600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连年获评山东省无偿献血突出贡献单位。“小黄锋”活跃在社区义诊、小家电维修、大型赛事服务一线,志愿服务时长突破31.99万小时。学院应征入伍人数连续五年居驻青高校首位。校园涌现出一批闪耀雷锋精神光芒的先进典型:感动青岛十佳人物、无臂教师刘仕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徐振双;川藏线上首批女汽车兵、以过硬本领书写青春华章的孙金沙……他们的故事通过《雷锋》杂志的生动讲述,传遍全国。学院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免费接待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及社区群众超26万人次。学院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等多项荣誉,2024年获评雷锋杂志社“新时代传播雷锋精神突出贡献奖”。这些荣誉是学院依托平台、持之以恒学雷锋的生动见证。
正如陶克总编辑所言,“黄海学院播下的雷锋精神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这既是对学院近三十年坚持“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褒奖,更是对双方依托《雷锋》杂志平台十年精诚合作、共同浇灌成长情谊的写照。
来源:雷锋杂志社
责任编辑:刘晓彤 张宸铭
网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820697704585505920&item_id=1582069770458550592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